新疆电解铝为何能一枝独秀
2014年07月23日 14:36 10313次浏览 来源: 能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国家调控政策影响
随着国家加强对电解铝产业的政策调控,新疆电解铝业也发生了变化,但从实际看,仍然是市场性的因素强一些。
一方面新疆电解铝业“生存空间大”。2013年以来新疆除被要求不能继续建设的个别电解铝企业外,生产或在建的企业并未完全受当前国际电解铝行情的影响,仍然加大气力进行建设;同时地方政府从当地经济、就业及社会稳定等因素出发,对这些企业进行项目建设基本持支持态度。毕竟电解铝这个产业投资大,资源转换快,劳动用工多,具有吸引力,并存有一定的利润。
尽管当前电解铝产业受限,国际铝行业态势不明,一直处于低价位运行,但是新疆地区煤价低,电力成本低,电解铝建设仍然充满着“热火朝天”的诱惑力。究其缘由,一是国家产能调整迫使这些企业从一开始建设起点就得高,只有敢于投入、敢于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劳动生产率才会提高。和内地同类企业相比新疆的企业明显用工少,管理层精干,人工成本相应低;二是现行行情下电解铝建设成本较低,大宗原材料价格均处于低位,大多企业仍有盈利空间,利益驱使他们只有规模,才能有丰厚利润;三是他们看好在未来时间,电解铝产业仍然是一个“希望产业”。这既有国家产能调控因素,也有内地各种成本上涨导致的产能压缩或关闭部分企业释放的空间,还有就是看好新疆地处亚洲腹地辐射中亚的优势,以及国家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所带来的潜在市场。可以讲,新疆电解铝产业的发展完全是依靠市场而快速兴起的,政策调控实际是一个科学,可持续的过程。
另一方面新疆电解铝市场“火爆”。在市场行情条件下(铝锭价格12700元/吨),新疆兵团所属两家电解铝企业吨铝盈利约800元左右;准东地区电解铝企业略有盈利;其它电解铝企业铝锭完全成本在13000左右,基本持平。虽是这样,但从电解铝成本构成趋近底线比较,也使入疆的这些电解铝企业看到未来的升值空间,促使在新疆“大展宏图”。
新疆本地原铝消费市场较小,各铝企业均以生产原铝为主,仅新疆众和18万吨的原铝就地消耗外,其他均外运国内原铝消费市场集中的华东、华南及华中地区。比如:准东区域3家企业铝锭由厂区汽运至吐鲁番鄯善火车站(约400多公里),从鄯善装运火车发华东市场销售;信发、天山铝业部分铝锭直接由厂区汽运至乌鲁木齐装车或直接汽运往广州销售(4500公里);另部分铝锭汽运至兰州转火车运输至华南市场,电解铝产品销售甚是“火爆”,无需政府帮助协调或“救助”。
相对内地电解铝企业来讲,运距远是新疆电解铝企业共同的短板,但当前均消化在低煤价、低电价中,运费成本基本控制在每吨千元以内。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