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有色大数据
2014年07月21日 14:40 949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材料,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电力、通讯、建筑、家电等绝大部分行业都以有色金属材料为生产基础。有色金属工业是国家的重要产业部门,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随着高新技术发展,对有色金属的产品结构、产品质量和数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未来有色金属行业的竞争将非常激烈,只有那些能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与价值的企业才能最终生存下来,并获得丰厚的利润,而信息化、数据库的建立和应用在未来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上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3年,我国9276家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含黄金、稀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695亿元;2014年1~6月,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累计达2089万吨。铜、铝、铅锌、钛、黄金、镍、钨、锡、稀土金属、白银、钼、镓、锑等几十种有色金属产品产量数据分析、进出口贸易分析、区域发展分析、重点企业运营状况分析、产业政策环境分析以及有色金属股票、期货指数预测等无不是与各种数据紧紧相连。有色金属行业必将成为近十年大数据应用的重要战场。
如何建设和成就有色大数据,一是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注重数据的采集过滤、分类分析,奠定大数据基础工作;二是方法手段的更新。有色行业的信息化,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采用最新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手段逐步建立起数据库体系。先从一个金属品种开始,建立一个金属品种的信息网和这个小行业的信息数据库,比如可先从电解铝开始,探索经验,然后逐步建立铜、铅、锌、镍、锡、锑等其他金属品种的行业信息网和行业数据库,然后再把分品种的信息网和数据连接在一起形成有色行业的信息网和数据库;三是建立有色大数据中心,就像百度在山西阳泉建立百度云计算中心,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贵阳建立数据中心一样,有色金属行业根据实际适时适地建立大数据中心。通过数据中心对各种海量的所需数据的整合、筛选、分析、组合,最后形成终端用户所需的数据资源。
[1] [2]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