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储首次收储氧化钼解产能过剩 预计收储2000吨
2014年07月18日 10:16 2130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有色市场
7月17日上午,媒体报道称,中国国家物资储备局(下称中储)召集国内主要钼生产商负责人周四开会,商讨氧化钼收储事宜。这将是中储首次收购氧化钼。消息称,此次应邀参会的有洛阳钼业(603993)、新华龙(603399)、金钼股份(601958)和栾川龙宇钼业负责人。金钼股份人士表示,此次收储或将按4个月分批进行。
钼行业一位独立资深研究人员介绍,国储曾在1995年收储过钼铁,此前并未收储过氧化钼。氧化钼为生产钼铁的原料。他预计此次收储在2000吨左右。
钼是一种工业上不可缺少的稀有金属,在我国主要应用于钢铁行业。2013年我国钼精矿产量达11.1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2%,而国内钼精矿年消费量在7万吨左右,钼精矿产能过剩严重。
安泰科钼金属研究员王敏表示,此次国家准备对氧化钼收储,正是为了缓解近2年来钼产业产能过剩的现象。目前,钼精矿的价格已经跌到了最低位,价格为大约1330-1350元/吨度,而两年内价格也一直在1300-1500元/吨度;氧化钼的价格则在1420元/吨度左右。“在这个价格下,企业的盈利能力是非常弱的。”
业内人士介绍,2012年以来房地产泡沫受到打击,钢才需求量减少,出口状况也受到重击,钢铁厂家停止高价购买钼铁,钼铁行业大打价格战,随之整个钼产业遭到洗牌,在这次整合中,有一批中小企业已经停产倒闭。这次整合也使得目前钼铁行业的行业集中度事实上已经提高。根据王敏给记者的数据,目前产量最大的两家公司金堆城和洛钼的产能已经占到了总产能的40%。
此次收储的目标预计为2000吨左右,王敏称,全国每年的钼铁产能大约在8万-9万吨,所以收储量可谓杯水车薪。所以预计不会对整个市场产生很大影响。
目前国内钼市场还受到配额限制,企业每年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必须按照国家制定的配额来执行。王敏告诉记者,过去一年,企业的配额基本都用不掉,而今年这一情况得到好转,基本都能完成配额的量。而今年上半年,国际钼价格上涨已经超过40%,价格倒挂现象严重。如果企业可以市场化的对外出口,其盈利能力将得到显着提高。目前中国只有10%的钼可以用于出口,今年年初开始,业内就开始讨论取消出口配额,但目前这一政策仍然没有落地。
责任编辑:金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