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城市矿产”再生金属产业变废为宝

2014年07月10日 9:1 350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我国目前已进入电子产品及汽车报废高峰期,废弃产品呈逐年增长态势,污染、浪费成为不可避免的话题。近日,记者在重庆永川港桥工业园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了解到,其再生利用初具规模:去年,基地回收废纸80万吨,生产牛皮箱板纸60万吨;回收废铝11万吨,生产再生铝锭10万吨……
  世上本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
  “世上本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再生资源行业一直流行这么一句话。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上千万台家电、手机和400万—600万辆汽车进入淘汰报废期,到2020年电子产品每年报废数量将达1.37亿台,汽车年报废量将超过1400万辆。这些垃圾里蕴含着丰富的再生资源,利用价值不亚于原生矿产资源,故称“城市矿产”。
  与开发天然矿山相比,开发“城市矿山”更环保、更具有经济价值,既能节省大量原生资源,弥补原生资源的不足,又能“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缓解资源环境矛盾。
  “以铝为例,电解铝生产是高能耗,电解过程对环境会产生污染;而以废铝产品回收利用的再生铝过程,单位能耗和气体排放是电解铝冶炼过程的3%左右。”园区企业重庆新格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副总黄功杰向记者透露。
  “目前园区再生铝产能12万吨,到2016将达到36万吨产能,成为全球最大再生铝基地。”然而,这仅仅是整个产业链的冰山一角,接下来将进行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结合。
  整合再生循环产业,形成封闭式的环保产业链
  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回收站点为基础,以专业的分拣中心为支撑,再以再生资源市场为中心,形成回收—分拣—交易的完整体系正在同步建设,建成后将形成一个与其他相关企业紧密相连的封闭式的环保产业链。此外还有废弃纸张、汽车拆解的回收利用等工作。
  以再生铝产业循环为例,上游企业将已经分解加工预处理后的材料供给新格作为原材料,新格用这些原材料进行熔炼加工,之后形成铝锭或铝汤,再供给下游的压锭企业进行压铸加工成为汽车摩托车等铝制品配件的半成品。
  “目前,产品应用在汽车、通用机械、摩托车、航天、电子、通讯领域全系列铝铸造材料,包括重庆长安、福特等汽车摩托车配件使用。”黄功杰介绍,产品100%内销,以铝汤和铝锭两种形式分别提供给园区内的下游压铸工厂和距离较远的客户。辐射地域包括重庆、四川、湖南、湖北、贵州、陕西等省市。
  目前,再生铝项目下游压铸产业已入驻企业12家,再生金属交易市场已建成3万平方米交易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6户,2013年实现产值85.8亿元,占规上产值的13.33%。2016年,金属冶炼及压延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到2020年,年产值超过800亿元。
  此外,纸及纸制品产业也初具规模:该产业以理文造纸公司、金山鑫泰等企业为龙头,主要产品有牛皮箱板纸、高档生活用纸、中高档书写印刷纸及办公用纸等下游产品。现有规模以上企业4户,2013年实现产值51.43亿元,占全区规上产值的7.99%。计划到2020年,年产值突破300亿元。
  据港桥工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基地近年来重点建设区域性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再生铝再生铜精细化加工、报废汽车拆解、废旧塑料综合利用等项目。目前6万辆报废汽车拆解项目资质获批、5万吨再生塑料、综合污水处理厂等4个项目开工建设;40万吨再生铝再生铜精细化预处理、固体废物集中储运中心等项目已完成论证,正在进行施工准备……
  此外,园区加强环境保护控制,对废气、废水、废渣已形成一套成形的控制体系。工业废气集中燃烧排放;废渣回收梯级利用或委托专业单位处理填埋;废水建设了四级防范体系“车间及企业内部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事故应急滤池→园区污水处理厂→事故应急坝”处置。
  据了解,基地目前按产业、企业、产品三个层面实现经济循环,初步形成以新格为龙头的 “回收—拆解—冶炼—压铸—制造”循环产业链和以理文为龙头的“林(竹)—浆—纸—后加工”一体化的造纸及纸制品产业链。
  到2015年,基地将新增再生资源量126万吨,年交易量186万吨,产值达到310亿元,加上以新格再生铝为龙头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产业集群,产值将达到500亿元,成为永川千亿级工业园区的支柱产业,真正打造成为辐射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城市矿山”。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