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开启电子商务新时代
2014年07月01日 8:42 892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王慧
6月18日陕西有色金属交易中心正式挂牌运营,又一家有色行业电商平台诞生了。此前,2009年,天津市渤海商品交易所成立运营;2011年4月,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开市交易;同年6月,南方稀贵金属交易所开业;还有近年挂牌的山西省亚欧有色金属交易中心、新疆博亚有色金属交易所、广东有色金属交易平台、包头稀土交易所、东北亚金属交易所……
电子商务,正在一步步向有色金属行业走来,无声地渗透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
有色电商呈燎原之势
据统计,2013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已经超过10万亿元,而201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约57万亿元,就是说,2013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约占全国GDP的18%左右。
借东风唱大戏,有色行业电子商务发展也有燎原之势。据新华网报道,陕西有色金属交易中心挂牌当天实现1400吨有色金属钒现货交割,交易金额超过1亿元。而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挂牌3年,累计成交额超过2218亿,稀有金属贸易总量超过18万吨,资产管理规模超过294亿,为实体经济导入民间资本超过217亿。据《南方都市报》报道,2012年,南方金属交易所实物交割量约700吨,2013年约1000吨。约占广东本地用量的20%。其电子盘交易额更大,2012年是6227.76亿,月均622亿,2013年16622.2亿,月均1385亿。
这些数据只是冰山一角,兰格金属现货交易中心总经理宋春雷对记者说:“在互联网无孔不入的时代,未来金属行业的发展也将呈现无商不电,无电不商的局面。”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电子商务最基本的特点是将原来的线下交易转换成线上交易,改造传统供应链,增加流通效益,减少流通成本。技术手段和模式创新,使得电商将供应链模式由供给导向变为需求导向,从而压缩传统供应链的冗余环节,实现效率提升。所以说,电子商务是对传统产业链的转型升级。
结合当前电子商务的大环境而言,有色金属行业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一个更主要的原因,取决于有色金属行业当前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暴发以来,有色金属价格一路下跌,市场一蹶不振,产能过剩问题尤为突出。当前有色金属交易所的运作和目的之一,就是争得金属价格的“话语权”。通过金属交易所这个电商平台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助推了金属价格回归本位,使一些稀缺优势金属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实际上,在铟、锗、镓、铋等稀有金属品种上,泛亚价格已经引领全球价格,在稀有金属产业的国际舞台上发出了强大的中国声音。
2013年11月19日,国家统计局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等11家企业共同签署《国家大数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为国家统计局大数据合作平台企业。同年,泛亚交易所也成为上海自贸区首批入驻企业之一,也是唯一一家有色金属行业入驻自贸区的企业。有色金属行业电商平台正越来越具有话语权。
在将自家产品在各大交易平台挂牌上市的同时,有色金属企业也在积极建立自身的电子平台。中南大学从事电子商务研究的邵留国教授介绍,行业内的一些大型企业基本都在着手筹建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如铜陵有色集团正在考虑如何将期货和销售有效地结合起来建立自己的电商平台。
兰格现货交易中心总经理宋春雷认为,有色金属等原材料行业的电子商务模式,都是在供应过剩的背景下产生的。在买方市场时代,企业要实现转型升级,优化供应链,在竞争中抢占商机,赢得市场,发展电子商务势在必行。
缓解企业资金周转难题
发展电商的另一个好处就是缓解企业资金周转难题,优化企业现金流,尤其是避免传统交易模式下面临的债务纠纷和企业三角债问题。电子商务可以忽视传统的消费半径,实现阳光化销售,买卖双方可以直接对接。据渤海交易所的工作人员介绍,该交易正在积极与央企对接,协助一些央企进行改革,协助央企解决库存积压,资金管理等问题,并引导其顺畅开拓电子商务市场。
比如金川集团镍产品、宝钛集团的钛产品、洛钼集团的钼产品等大型有色企业的产品,都有在各交易所挂牌销售。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有色企业通过电商平台购销售以及采购,甚或是融资。
在有色金属行业,大部分企业都要通过销售公司也就是批发商等多个环节,才能实现最终消费,尤其是中小批量的用户很难从厂家直接进货,电商的置入,最大程度降低了中小型需求市场的采购成本。
目前,有色金属行业电子商务还刚刚起步,值得探讨的地方还很多,但是整个商品的电子商务环境已经比较成熟,所以在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电商平台,我们既要借鉴其他行业以及国外电商发展经验,又要结合有色金属行业自身性质因地制宜。
2014年,是十二五规划关键之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2014年,更是有色金属行业电子商务之元年。电子商务将为传统的有色金属行业带来了怎样的变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宁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