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铅行业准入管理吹响行业规范发展新号角

两部委联合公告第一批符合《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企业名单

2014年06月20日 15:23 265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科技创新

再生铅行业准入管理吹响行业规范发展新号角
两部委联合公告第一批符合《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企业名单

   为加强铅污染防治和资源循环利用,杜绝铅污染事件发生,促进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会同相关部门陆续发布《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2012年第38号公告)、《关于促进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的意见》(工信部联节[2013]92号)、《关于做好<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实施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联节[2013]210号)等一系列相关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进一步规范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发展。
   《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发布实施以来,引导再生铅产业健康发展成效显著,再生铅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底,我国再生铅产业现有产能(含生产和在建)300万吨以上(不含非法小冶炼产能),产业先进产能利用率超过50%。2013年,全国再生铅产量150万吨,同比增长7.1%,占当年精铅消费量的30%以上,再生铅产业已经成为我国铅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综合分析测算,与开发利用原生铅矿资源相比,2013年我国再生铅产业相当于节能98.9万吨标煤,节水3.5亿立方米,减少固废排放1.92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5万吨,为实现我国铅工业节能减排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4年以来,为规范废铅酸蓄电池再生利用产业发展,根据《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关于做好〈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实施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经企业申报及省级工业和信息化、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核,专家组复核、现场核查及网上公示等程序。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联合公告了第一批符合《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的企业名单,江苏新春兴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等两家企业榜上有名,2013年,这两家企业再生铅产量合计为26.6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7.7%。根据《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工信部联节[2013]51号),到2015年末,再生铅行业将形成一批年产5万吨以上规模化企业,前10位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50%以上,在全国支持改扩建10个5万吨以上的再生铅项目示范工程,将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产业发展的作用,逐步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实施好《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就是实现“十二五”专项规划目标的重要抓手。
   通过实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等政策,进一步明确了再生铅产业企业规模、技术装备、综合能耗、节能环保等准入指标,提高产业准入门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规范行业秩序,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和节能环保水平,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行业集中度。通过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审核管理规定,强化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和用地审查,重点推进现有再生铅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调整升级,遏制再生铅低水平产能扩张,加快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落后生产能力,优化产业布局。各地区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合理规划布局,严格准入条件,促进再生铅产业规范有序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环保核查、再生铅行业准入政策之间的衔接,实施好再生铅企业准入公告,指导再生铅企业申报行业准入,推广交流废铅酸蓄电池湿法处置新技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将于7月下旬组织召开全国再生铅企业环保核查及行业准入审查培训暨废铅酸蓄电池湿法处置技术研修班。
   
   (尚辉良)

责任编辑:木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