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国际消息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4年06月12日 10:56 2538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全球汇市:

  ★英国就业数据高于预期
  ★纽储行利率决议如预期加息25个基点
  ★关注明日澳大利亚就业数据
  ★关注明日法国5月消费者物价指数
  ★关注明日美国5月零售数据
  ★关注明日美国4月商业库存数据
  相对于上周四欧央行降息之后的走势,今日的汇市算的上是“合情合理”。日内的风险事件几乎主导了汇市的走势。英镑,纽元受益于各自的关键数据而领涨与非美货币。
  日内公布的英国就业数据非常优秀,3个月ILO失业率意外降至6.6%,好于市场预期的6.7%以及前值6.8%;5月失业人数减少了2.74万,高于预期的2.5万,至4月的三个月新增就业达到34.5万,创历史记录。英镑汇价应声上涨,日内高点一度上破1.6800整数关,相对而言,欧元的表现则疲软的多,日内继续下跌,进一步逼近1.3500整数关。不过,从今日的表现来看,日内的表现似乎并不太能够与这二者完全相对应。英镑日内涨势看似强劲,但日图上依然并未能够突破上方的关键阻力位,而随着纽约时段的回落,日图再度收于一系均线以下,在突破这些阻力之前,保守的说,英镑的修正走势依然不能宣布结束;而欧元走势虽然表现疲软,不过日内的跌势实际上是在亚洲时段完成的,欧洲时段以及纽约时段,跌势并未扩大,当然,笔者对于欧元的乐观可能是受到此前基本面考虑的自我暗示,从某种角度讲,上涨需要由上涨确认,上涨之前的乐观均不能作为做多的根据。
  今日的另一亮点是纽元以及纽元所带动的澳元以及加元涨势。纽储行加息25个基点,带动纽元上破了上方多条阻力位,站上0.8600以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决定汇市走势的关键在于利率,对于这种观点,笔者更倾向于是对央行的盲目崇拜。央行的行动的确会在短期内对汇市产生明显冲击,但笔者依然认为市场的方向将有市场自身决定,央行的决定只能短暂起到加速或阻碍的作用,而以央行的行动为参考进行交易,往往得不偿失,尽管从基本面上来说,商品货币的未来走势向好的可能性较大,但加息并不应该成为做多的理由,相反,这也许是比较好的短期交易机会,至于涨势的展开,“不破不立”可能才是判断的依据。对于商品货币而言,随后亚洲时段公布的澳大利亚就业数据同样重要,澳元表现较为迟疑,可能也在等待数据指引方向。

  ◆纽约汇市:

  美元因美联储升息预期降温走软,日圆上扬
  *美元走软,因对美联储提前升息的预期降温
  *日圆走强,因鲜见日本央行放宽政策的迹象
  *新西兰元和澳元攀升
  美元兑一篮子主要货币周三小幅走低,为四日来首见,因交易商对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美联储)提前升息的预期降温。日圆上扬,因鲜见日本央行进一步放宽政策的迹象。
  交易商放弃了近期强劲的经济数据以及美联储官员立场强硬的讲话暗示,联储将在下周会议上收紧政策的观点。指标美国公债收益率基本持平,限制了美元的上行势头。
  “本周稍早美元走强是因为预期联储将提前升息,但目前这一预期降温,“EverBankWealthManagement的高级市场策略师ChrisGaffney表示。
  他说,交易商买入诸如澳元和新西兰元等高收益货币,部分因欧洲央行上周将三大利率调降至纪录低位。
  欧元兑美元周三小幅走软,徘徊在上周四欧洲央行调降利率至纪录低位后触及的四个月低位1.3503美元附近。
  欧洲央行的行动继续重压欧元,交易商卖出欧元,买入日圆、澳元和新西兰元。
  “欧元走疲或多或少是受上周欧洲央行会议影响,”TDSecurities的汇市策略师MartinSchwerdtfeger表示,“欧元的整体趋势仍是下行。”
  交易商称,新西兰央行即将升息25个基点,至3.25%的前景使新西兰元更具吸引力。
  另外,近期强劲的经济数据使日本央行没有理由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这提振日圆。日本经济首季按年增长6.7%,超过了最初的预估。
  “市场预期日本央行将保持政策不变,不再进一步推出刺激举措,”EverBank的Gaffney表示。
  美元指数回落0.05%,报80.782。欧元兑美元尾盘下跌0.13%,报1.353美元。
  美元兑日圆盘中触及逾一周低位,最新回落0.31%,报102.01日圆。欧元兑日圆尾盘下跌0.43%,报138.045日圆,因交易商卖出欧元,买入日圆。
  新西兰元兑美元尾盘上扬0.41%,报0.855美元,盘中触及近三周最高0.8576美元。澳元兑美元尾盘涨0.06%,报0.9383美元。
  美国指标10年期公债价格尾盘下跌1/32,收益率报2.64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责任编辑:金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