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勘破冰之旅吹响集结号

——风险勘查资本市场论坛纪实

2014年06月10日 10:46 659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客座嘉宾:北京国际矿业权交易所董事长吴汝川
  中铝矿产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东生
  中国光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康龙
  北京国际矿业城投资人刘玉川
  主 持 人:中国矿业联合会副会长王家华

  序——2014全国探矿者年会上,一个别开生面的风险勘查资本市场论坛成为全国探矿者年会的亮点,在北京建立全国首家风勘市场的消息,振奋着参会地勘人的心,因为近年来地质找矿遇到的资金瓶颈使地勘单位难以适从、因为建立风勘资本市场才能帮助中国做大做强矿业产业、因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怎么办?建立风勘市场是唯一的有效出路,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发展趋势,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行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都要顺应这一趋势,找准自己的位置,不建立矿产风险勘查市场,我国的矿业国际化只能是一句空话。然而在国外风勘已形成了成熟的市场,而在我国它却还是一个空白,破冰之旅要组建、破冰之旅要前行,这已成为我国地勘人的呼声。论坛上,资金、市场、场所、企业4方面的巨头客座演讲,做为引擎让就他们引领大家领略中国风勘市场的明天和魅力吧。

会场


  主持人:建立我国首个风勘市场,你们4家为什么走在了一起,为什么要在北京打造风勘市场,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平台,有什么意义?
  吴汝川:
北矿所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矿业权和矿产品交易公共服务平台,是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指定的唯一矿业权出让转让交易中心,是北京市矿业要素市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4家能走在一起是因为北矿所、中铝矿产资源、光大公司、我们3家都是北矿所的股东,刘总的企业也马上成为股东。这次我们4家将在打造风勘市场方面做一个探索,他是为矿产勘查企业提供融资及股权交易的平台,由6个要素组成,一是探矿权人、二是投资人、三是交易所、四是合资格人制度、五是商业性勘查规范标准、六是评估评审律师会计师等第三方服务机构。由于历史原因,上述6要素的发展很不平衡,构成了矿业要素市场的发展瓶颈,这个市场一直未能建立起来,也就是主板和创业板目前没有专门的风险勘查板块,没有针对风险勘查企业的上市标准,风勘企业无法在这一市场获得融资,作为场外市场的新三板市场也仍然没有这样的板块,各省已经建立的矿业权交易中心仅为矿业权一级出让和二级转让提供鉴证业务,不具备融资功能,所以建立风勘市场势在必行。2013年,中国矿业联合会在吸收澳大利亚国家矿业成果基础上,制定了国际资本市场认可的“合资格人”制度,并批准了首批29名“合资格人”,中矿联准备在2014年继续批准60~70名“合资格人”。同时,符合国际惯例的《中国矿产资源商业性地质勘查规范标准》也正在制定中,预计于2014年底推出。上述矿业要素标准的出台,将为风勘资本市场的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使风勘资本市场的建立成为可能。
  建立风勘资本市场有3个重要意义,第一,加大风险勘查投入,以社会资本的力量分散投资风险,加快我国风险探矿进程,进而加速资源开发进程。第二,通过北矿所交易,为中国矿企“走出去”提供平台服务,近年,很多中国矿业企业,包括央企、大型国企,甚至民企,纷纷走出国门,到加拿大、澳大利亚、东南亚、非州等地投资矿业,但就目前现状看投资成功率较低。究其原因,一、我国企业国际化水平不高,对矿产国法律背景、文化背景以及社区、环保、劳工会等各种因素的了解不够。二、国内缺乏“走出去”战略和策略,也没有强有力的信息、金融服务等要素支撑。北京国际矿业城联合北矿所,通过此次建设的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平台,集合了各种矿业要素,支持中国矿业企业“走出去”。中国企业在海外矿业投资领域,将可以获得包括“QDII”在内的资金通道支持,使投资的流出和返回均顺畅无阻。第三,建立风险勘查的资本蓄水池,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服务,新国九条提出了中国要2020年前建立起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政府财政资金将会逐步退出商业性勘查市场。这就需要解决商业性勘查资本的持续投入问题。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的建立,将使勘查市场以市场化、商业化方式,获得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机制。

  主持人:风勘市场能为企业提供资金来源,并使找矿成果不断放大,但为什么在我国建立风勘市场的速度如此缓慢?
  王东生:
中铝矿产资源有限公司是中国铝业公司的企业,是大型国有企业,我从一个企业的角度谈在我国建立风勘市场的这个问题。一、地质找矿本来成功率难以预料;二、地质勘查的周期比较长,根本原因就是没有一个风勘市场,国家不拨钱、企业无资金地质找矿工作就会难以为继;三、中铝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建立风勘市场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找矿也有了不少重大发现和成果,但遇到了地勘投资面临3大瓶颈,即缺乏持续的资金投入造血机制、国资委赢利考核压力、项目报告虚假成风。第一,资金问题,没有资金支持勘查工作难以为继,中铝发挥自己的强大的地勘技术专家优势,储备了一批具有找矿潜力,需要融资的项目,可直接提供给北矿所进行挂牌融资,公司也可以依托资金实力,向北矿所挂牌的别人的项目进行投资或收购,为项目的前期投资人提供投资收益与退出渠道。第二,国有勘查企业可以将前期勘察工作作为项目到矿业城资本市场直接挂牌,通过挂牌交易实现价值。这样就解决了以往矿权价值不能进入财务报表的难题。项目挂牌后,股权的价格即是价值发现的最佳体现,可为企业后续与第三方合作或转让股权提供依据,同时也弥补了账面长期亏损、不能反映找矿成果的问题。第三,信息不畅导致了企业发展不顺畅。北京国际矿业城建设中的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将有望突破上述矿业发展瓶颈。

  主持人:在我国建立风勘市场很难,但破冰之旅必须前行,怎样才能杀出一条血路?如何在平台上融资,构想是什么?
  吴汝川:
风勘资本市场在国内仍是空白,北矿所的策略是分步实施,稳中求进。近期的目标是2014年底之前,完成北矿所的软硬件的建设,探索挂牌项目的首次融资及试点,试点还不是真正的风勘市场,只能算雏形,要想真正达到风勘资本市场的标准,还要走很长的路。另一方面,目前已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达成共识,由内蒙古向北矿所提供二个“整装勘查区项目”进行挂牌融资。为了控制风险,试点投资人只确定为中国矿业联合会会员企业范围内,以后再逐渐开放。北矿所的远景目标是打造四大平台:一、风险勘查企业挂牌融资及股权交易平台,二、国内外矿业权转让交易平台,三、中国矿业企业“走出去”和海外矿业上市公司“走进来”的投融资平台,四、中国大宗矿产品交易平台。
  王东生:关于风勘平台的融资,我们想做两件事,一是组建“中矿蒙矿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由不超过200名的中国矿业联合会会员组成。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划分为等额股份2亿股,1元/股。全部股份由发起人认购,原则上每个股东认购100万股,其中符合条件的10个股东可认购200万股。发起人首期出资2000万元(根据项目启动资金需求进行调整),即每名股东首期出资10万元(其中符合条件的10个股东首期出资20万元);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分期缴纳其余股份价款。根据发起人股份认缴情况,由中国矿联负责前期征求意见后拟定候选董事成员名单,由股东大会表决。董事会成员由11名组成,其中1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由中国矿联推荐。董事长由董事会任命。二是进行初步交易,公司成立起1年内发起人股权不得转让;公司成立一年后,公司股份通过北矿所在会员之间可以流通交易,交易价格由市场确定,在交易过程中,股东数量不突破200名。

  主持人:如何掌控风勘市场的风险?
  康龙:
光大是一个资产管理的平台,是我国第一家全牌照的控股集团,现有5家基金管理公司,对于中国的风勘市场光大可以提供一个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我们还将建立一个风勘方面的基金,支持我国风勘市场的发展。目前中国市场资金是充裕的,机构投资人,尤其是VC有投资风险勘查的欲望。以前由于地质报告真假难辨。北京国际矿业城建设了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就有了规范的交易平台,如“合资格人制度”、严格的信息披露标准制度等。这样投资人就有章可循,投资放心,风险勘查也就获得了源源不断的资本支持,光大投资自身既可投资,也有集合投资人的实力。
  对于风勘市场风险,我们主要设置了七大风控措施:一是建立合资格人制度,地质勘查报告由“合资格人”签字认可,以杜绝虚假报告;二是通过发起人股权限售控制风险,防止挂牌后的套现行为;三是按国际惯例对矿权评估风险控制,保障投资价值的公允性;四是实施矿权冻结政策控制风险;五是通过严格信息披露制度控制风险;六是设立交易所风险基金控制风险;七是 制定投资人适当性管理规则控制风险。
  首批投资人会员在中国矿业联合会会员中筛选,中国矿业联合会是首批投资人会员入会标准及会员资格的唯一审定及认定人,中矿联有权决定会员资格的终止,会员入会标准本着权威性、国际化、矿业专注性、经验丰富、诚实守信等原则进行制定,严格控制会员名额,将制定会员退出机制。

  主持人:刘董事长您是北京国际矿业城投资人、也是川谷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请谈谈国际矿业城为什么要建在北京的亦庄?
  刘玉川:
在北京建风勘市场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矿业要素市场尚处在培育期,我们就是要通过一个方式把地产和矿业放在一个物理空间上进行集合,为繁荣中国矿业市场,通过打造矿业城把矿业的各个要素集合到矿业城,为矿业企业打造一个全方位服务的平台。即矿业企业、机构集聚平台;矿业权交易、矿业企业融资交易平台;矿业投融资金融服务平台;法律、财务、储量评审等第三方专业服务平台;矿业信息与技术服务平台。上述五大平台的初步形成使得北京通州光机电一体化基地事实上成为了中国矿产业发展要素聚集的市场高地。此次风勘资本市场在北京国际矿业城的建立,就是矿业城集聚的矿业要素市场发酵的必然结果。
  北京国际矿业城一期占地218亩,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规划建设68栋法式企业独栋,1栋单体建筑面积为6万平方米的“中国矿业大厦”,北京国际矿业城秉承法式古典主义建筑精髓,采用尊贵、典雅的凡尔赛宫苑皇家风范设计风格,用安德烈?勒诺特尔大师的造园手法打造了叹为观止的欧式园林环境。
  北京国际矿业城能为风勘查资本市场提供诸多的要素支持,目前已经聚集了包括中国庆华集团、亿利资源、民生银行、包商银行、新华信托、SRK集团、银基伟业基金、海峡两岸投资集团、大信会计师事务所、雨仁律师事务所等在内的一批矿业企业及为为矿业发展服务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正在向国内外矿业企业及金融服务机构进行招商,中铝资源、中国信达、中国华融、中国长城、普华永道等机构均有意入驻。
  北京通州之所以非常支持北矿所迁址到通州并开展风勘资本市场业务,是因为具有建立风勘资本市场的多重优势:首先是北京的优势:第一,北京是矿业行政管理、行业管理、地质技术、行业研究、矿业教学、矿权评估评审、国际会议的聚集地 ;第二,国内外大型矿业企业、矿业组织均在北京设有分支机构,矿业专家、学者、院士大多工作居住于北京;第三,大型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私募基金(PE&VC)等金融投资机构总部大多集中于北京或在北京设有分支机构。其次是通州的优势:通州区是北京市政府规划建设的“首都城市副中心”,金融服务业是建设“首都城市副中心”的核心产业之一,通州区政府决定将风勘资本市场作为金融服务业的拳头产品进行重点打造,并在“光机电一体化基地”和“环渤海总部基地”内为风险勘查资本市场要素集聚提供空间支持。依托“首都城市副中心“核心产业定位,通州区可在金融、税收、人才、行政审批方面给予北京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多项优惠政策。
  通州区政府对风勘资本市场的政策支持分为二类,第一是对迁址过来的北矿所进行政策支持,北矿所享受“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通州园”和通州区本身提供的双重优惠政策,第二是对入驻北京矿业城及北矿所会员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金融支持、税收返还、行政审批的快捷化、重点人才引进的户口、居住证、住房、用车指标等支持。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光机电一体化基地已经建成了北京国际矿业城,为风勘资本市场要素聚集提供了有效载体。

  相关链接:
  合资格人:合资格人是具有执业资格的矿产勘查专家。他们的职责是开展资源量、储量计算,评估矿业权价值等。今年1月15日,中国产生了首批合资格人,29位国内矿产勘查专家被授予了合资格人资格证书。他们有的来自中央国资委管理的地勘单位、大型矿业央企、矿业设计院,有的就职于各省、市、自治区专司地质矿产勘查及管理的地矿(勘)局,更有地方大型矿业企业以及矿产资源评估机构的总工程师、总地质师等。合资格人制度是国际矿业资本市场通行的制度。合资格人是一个类似于证券保荐人的角色。国际上,独立勘查合资格人对矿产勘查项目的评估,是上市筹集资金的关键。中国首批29位合资格人获证后,他们在海外矿业评估报告上的签字,能够获得澳、美、非洲等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可以大大加快我国矿业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合资格人制度:目前,关于地质勘查报告造假或地质勘查报告存在水分的问题,国际国内都不鲜见。其根本原因是市场的监督成本太低,造一次假所获得的收益可以弥补一辈子的收益。正是因为它的机会成本太高,所以一些人不惜铤而走险造假。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建立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负责对完成的地质报告的质量进行审核与检验,并发表独立的意见,才能避免地质勘查报告造假,而这一制度在国际上被称为合资格人制度。合资格人制度它不仅可以加快我国矿业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而且对建设相关标准、制度以及公平、正义、透明的资本市场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合资格人制度是终身制,合资格人必须对自己签订的报告等终身负责,这不仅是一项荣誉,更是一项责任。
  风险勘查资本市场:风险勘查资本市场是为矿产勘查企业提供融资及股权交易的资本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矿业投资都采用市场化、商业化运行机制。风勘资本市场一般由六个要素组成,一是探矿权人,二是投资人,三是交易所,四是合资格人(注册地质调查师、注册采矿师、注册选矿师)制度、五是商业性勘查规范标准,六是评估评审律师会计师等第三方服务机构。

 北京国际矿业权交易所董事长吴汝川

吴汝川

康龙

康龙

刘玉川

刘玉川

王东升

王东升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