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国际消息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4年06月03日 11:12 3123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重点新闻
日本:
日本5月制造业PMI终值49.9,新订单和工业产出连续两月下滑
日本5月制造业PMI终值49.9,与初值一致,较前值49.4回升。新订单和工业产出连续第二个月下滑,但降幅较四月收窄。就业虽连续十个月增长,但5月出现放缓迹象。日本工业出口继续下降。
日本4月工业产出月率下降2.5%,消费税上调后产量减少
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周五(5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4月工业产出月率下降2.4%,日本制造商在4月1日上调消费税之前为满足需求而大量生产,但消费税上调之后产量有所回落。
政府4月1日将消费税由5%上调至8%。
具体数据显示,日本4月工业产出月率下降2.4%,预期值下降2.0%,前值上升0.7%。
日本4月季调后工业产出指数99.6,未季调指数96.60。
分项数据显示,日本4月库存月率下降0.5%,前值上升1.8%;库存装船比月率下降1.82%,前值增长2.6%;4月装船月率下降5.0%,前值下降1.2%。
未季调数据方面,日本4月未季调库存年率下降1.9%;日本4月未季调库存装船比年率下降4.3%;日本4月未季调装船年率上升2.4%。
日本制造商上调对5月工业产出月率预期至上升1.7%,此前预期上升0.1%;6月工业产出月率料下降2.0%。
日本经济产业省表示,工业产出趋势逐渐趋平,下调对工业产出的预估。
日本4月新屋开工年率降3.3%,营建订单劲升104.9%
日本国土交通省周五(5月30日)公布数据显示,4月房屋开工较上年同期下降3.3%,好于市场预期,但仍创20个月(2012年9月以来)最大降幅;4月营建订单月率劲升104.9%。
具体数据显示,日本4月新屋开工年率下降3.3%,创20个月(2012年9月以来)最大降幅,好于市场预期,但仍创20个月最大降幅,前值下降2.9%。
日本4月营建订单年率上升104.9%,至少两年(2012年4月以来)最大升幅,前值下降8.8%。
营建订单数据根据日本50家主要建筑业公司数据计算而得。新屋开工,是开始破土动工打新地基的住宅的数目,用以衡量私有住屋破土动工的数目。包括单用户和多用户(single-family和multi-family)。
日本企业第一季度连续第三个季度增加资本支出
日本财务省周一(6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企业第一季度连续第三个季度增加资本支出,表明国内生总值(GDP)修正数据将显示,日本经济继续以逾两年最快速度扩张。
数据显示,日本第一季度资本支出年率增长7.4%,增幅高于上一季度的4.0%。
第一季度经季调后扣除软件的资本支出季率上升3.1%,为连续第三个季度增长,显示出企业投资活跃的迹象。
该数据表明,日本第一季度GDP修正数据可能较初值没有太大变化,这可能会缓解有关消费税上调打压经济增长的忧虑。
瑞穗总合研究所(MizuhoResearchInstitute)资深经济分析师山本康雄(YasuoYamamoto)表示:“关于消费税上调的担忧似乎没有必要,因为非制造业正在加大投资以提高产能,仍需政府的增长策略来鼓励制造商在国内建设新厂。但这种增长策略有可能让人失望,因此可能必须通过货币政策来恢复经济复苏。”
财务省周一公布的数据并显示,日本第一季度企业经常性获利年率大增20.2%,当季企业营收较年率上升上年同期增长5.6%。
GDP初值数据显示,日本第一季度经济较上一季度扩张1.5%,增幅为逾两年来最大。环比年率为增长5.9%,受益于于企业资本支出意外上升且消费者支出强劲。
GDP初值中,资本支出增长4.9%,增幅较预估中值2.1%多出逾一倍。GDP修正值将于6月9日发布。财务省周一发布的数据将用于重新计算GDP当中的资本支出分项。
分析师指出,即使GDP修正值基本不变,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Abe)而言也是一种鼓舞。
安倍希望日本企业更多地使用其超过200万亿日元的现金储备,并且提高薪资,以推动经济持续复苏。他倾向于削减企业税率,以此促进企业活动和吸引外企前往日本。日本的企业税率在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
不过在4月1日消费税从5%上调至8%后,分析师对该国经济的反弹速度有所担心。
日本央行(BOJ)已多次表示,相信经济能够承受增税的影响,有望实现2%的通胀目标。因此,部分分析师也开始推后对进一步货币宽松政策的预期。
今年年中某个时候,安倍政府料将宣布“三支箭”经济增长策略的下一步骤。除削减企业税之外,政府还可能放宽对外国劳工的规定,甚至采取措施使博彩业合法化,以便刺激经济发展。
[1] [2] [3][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责任编辑:金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