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贸易融资方式变异及风险
2014年05月29日 9:31 1005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大宗商品贸易融资面临的主要风险和影响
正常的融资贸易风险有限,因为在融资过程中,贸易商一般通过期货和衍生品市场进行价格保值。在信贷管理上,大宗商品贸易融资的风险控制较为严格,与此前两年的钢贸融资“重复质押、多方贷款”有本质不同。但大宗商品贸易融资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和可能带来的风险仍然不可忽视。
商品市场扭曲风险
利用大宗商品贸易进行套利和套汇的关键是在较短时间内将外币兑换成人民币进行投资,贸易商为了将商品迅速变现,通常在国内市场低价销售货物,造成市场价格混乱。资源需求方获得了低价的商品,但国内的矿业企业受到挤压。
汇率波动与商品价格波动风险
大宗商品贸易融资的套汇行为本质上是将国外低成本的资本利用贸易形式转入国内获取收益,对我国外汇储备形成压力,推动人民币持续升值。
同时,目前大宗商品贸易虽然通过市场进行价值保值,但由于缺乏汇率风险管理工具,汇率波动的风险只能被动承受。今年3月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下跌即与人民币汇率波动有关,3月前两周,上海期货交易所沪铜合约价格下跌9.59%;铁矿石现货和期货价格跌幅达10%左右,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也普遍下挫。
贸易融资信用风险
以套利套汇为目的的贸易融资部分存在同一批货物反复转卖从而增加融资杠杆的现象,如果融出的资金出现风险,则会出现违约事件。
相关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单纯以套利套汇为目的的大宗商品贸易融资整体规模有限,但随着利率和汇率的波动,以及贸易方式创新,风险仍然有扩大可能,需要高度关注。
一是加强对贸易融资活动的识别和研判,遏制单纯以套利套汇为目的的贸易行为,防止违约风险;二是关注境内外利率差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实体经济真实融资利率水平;三是加强外汇资金跨境流动管理,尤其是防止QE推出带来的系统性影响。关注在岸和离岸人民币价格差异以及人民币汇率单向变化引发的风险;四是继续发展期货和衍生品市场体系,发挥国债期货的利率风险管理功能,研究开发汇率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满足市场外汇风险管理需求。同时引导企业参与期货和衍生品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五是鼓励商业银行做好贸易融资相关业务的风险管理,推动发展正常贸易融资业务,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强对变异形式的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的审查。
[1] [2]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