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黄金借壳泄密“同学”稳赚14个涨停
2014年05月28日 9:38 4807次浏览 来源: 成都商报 分类: 有色市场
近期,证监会又公布了一例中介机构内幕交易案,揭开了赤峰黄金借壳上市15个涨停前精准潜伏内幕交易案。中介机构西南证券投行人士将内幕消息泄露给其研究生同学,后者趁机谋取暴利137万元最终被查。
前戏 东莞密谋借壳
2011年的冬天,虽然天气很冷,但赤峰黄金借壳上市却在火热进行中,被盯上的“壳”是*ST宝龙。
2011年11月2日,*ST宝龙副总经理彭某与吉隆矿业赵某某(董事长)、吕某某(总经理)等,以及西南证券投行三部高级执行董事陈某某在北京露雨轩茶楼见面,就吉隆矿业借壳上市事项初步接洽。
同年11月6日,西南证券派人以做IPO尽职调查的名义前往吉隆矿业调查。11月11日,陈某某将《框架协议修订版》和《吉隆矿业尽调报告20111111_V1》通过邮件发送给了彭某。
数日后的11月18日,吉隆矿业赵某某前往东莞虎门与*ST宝龙董事长郑某某等进行面谈,双方就关心的净壳、估值、利润保证、重组股价及迁址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借壳重组事项达成意向。
高潮 同学精准潜伏获利百万
在达成重组意向后,重组方案自然水到渠成。2012年1月5日,*ST宝龙因重大事项开始停牌。
2012年2月23日,*ST宝龙与赵某某等8位自然人签署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协议》。
2012年3月20日,*ST宝龙复牌并公告收购报告书等重组文件,*ST宝龙公告:拟将截至评估基准日的全部资产与负债出售给威远集团,同时以每股8.68元的价格向吉隆矿业全体股东发行股份,购买吉隆矿业100%股权。
此次重组事项内幕信息敏感期始于2011年11月18日,终于2012年1月5日,期间参与调查的西南证券陈某某被视为内幕信息知情人之一。
主角终于登场了。
马国秋,西南证券投行陈某的研究生同学。或许是对重组消息封锁严密,*ST宝龙停牌前夕股价一直低位缩量震荡。2011年12月30日,*ST宝龙停牌前的第二个交易日,马国秋本人账户一举买入14万股*ST宝龙;2012年1月4日,该股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马国秋再度买入2.72万股,两个交易日累计买入16.72万股。
之后,*ST宝龙停牌。
停牌两个多月后,*ST宝龙于2012年3月20日复牌并公告收购报告书等重组文件,也从该日起,*ST宝龙开始疯狂涨停之路,3月20日至4月16日,连续15个交易日涨停,累计涨幅达到惊人的107.94%,股价也由8.44元飙升至17.55元。马国秋于第14个涨停卖出,获利136.89万元。
落幕 14个通讯记录“露馅”
内幕交易的狐狸尾巴终究露了出来。
在证监会立案调查期间,马国秋在陈述和申辩中提出:“我不是非法获取内幕信息人”、“我的交易行为不存在明显异常,符合我的一贯交易风格”、“我的交易行为参考了媒体披露的相关报道及研究报告”和“股吧中关于‘ST宝龙’的相关言论坚定了交易”。
但是,在关键的通话记录的铁证面前,马国秋的申辩显得苍白无力。
在内幕信息敏感期内———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1月31日,马国秋和陈某某共有14个通讯记录,双方在内幕信息敏感期内频繁联络接触,马国秋的交易活动也与内幕交易高度吻合。2011年12月30日前马国秋账户从未交易过*ST宝龙,马国秋与陈某某接触期间大量交易涉案证券。2011年12月29日晚,马国秋和陈某某有一次通话,12月30日马国秋账户开始买入*ST宝龙。2012年1月3日下午双方有一次通话,1月4日马国秋账户再次买入*ST宝龙。
由于被认为是内幕交易,根据《证券法》第二百零二条的规定,证监会最终决定没收马国秋违法所得136.89万元,并处以136.89万元的罚款。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