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国际消息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4年05月23日 10:39 2347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英国:

  英国一季度GDP终值0.8%,同比增长3.1%
  英国一季度GDP终值为环比增长0.8%,同比增长3.1%,均与初值一致。
  昨天英国央行公布的会议纪要显示,随着英国经济接近全面的复苏,英国央行部分决策者的加息倾向得到了强化。另外预期第二季度GDP将增长0.9%,后期经济将继续保持强劲。
  华尔街见闻网站介绍过,上周四发布季度通胀预期报告后,英国央行行长卡尼称,“经济已接近需要央行逐步加息的临界点”。
  英国发布的5月7日和8日央行会议纪要称,“对于部分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MPC)的委员来说,货币政策决议已变得越来越平衡了。”该纪要还显示,“尽管在这一次货币政策决议上,所有委员都同意…在加息之前仍需看到更多萧条远去的迹象。”
  英国4月公共部门净借款96.31亿英镑,远超预期
  英国国家统计局(ONS)周四(5月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4月公共部门净借款规模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具体数据显示,英国4月公共部门净借款96.31亿英镑,远高于预期的预期为净借款35亿英镑,前值由净借款48.61亿英镑修正为60.73亿英镑,上年同期为78.14亿英镑。
  4月剔除金融行业干预的公共部门净借款73.64亿英镑,预期为净借款45亿英镑,前值由66.93亿英镑修正为净借款79.05亿英镑,上年同期为56.48亿英镑。
  剔除与英国皇家邮政退休金计划相关的一次性支付,以及从英国央行的现金转移,英国4月公共部门净借款总额为114.71亿英镑,较上年同期上升1.9%。
  数据并显示,英国4月政府收支盈余105.85亿英镑,前值由短差157.24亿英镑修正为165.55亿英镑,上年同期为盈余156.09亿英镑。
  此外,4月剔除金融行业干预的公共部门净债务为1.271万亿英镑,规模相当于GDP的75.6%。
  国家统计局还称,将2013/14纳税年度预算赤字修正为1073.87亿英镑,占GDP的比重为6.59%,此前的初步数据为赤字1076.88亿英镑,占GDP的比重为6.61%。
  英国5月CBI工业订单差值持稳,前景乐观
  英国工业联合会(CBI)周四(5月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5月CBI工业订单差值持稳,预期之后三个月工业产出将强劲增长。
  具体数据显示,英国5月CBI工业订单差值0,预期+4(正4),前值-1(负1)。
  英国5月CBI工业产出预期差值+32,仍为去年9月以来最高值,前值+32。该分项指数表明未来三个月的工业产出预期。
  英国工业联合会副会长KatjaHall称,整体上而言,英国制造业部门继续表现良好,产出增长处于上行趋势,而企业预计未来三个月将更加快速上涨。
  此外,英国5月CBI工业物价预期差值+4,前值+9。
  英国5月CBI工业出口订单差值-9,前值-3。
  Hall表示,英镑汇率近期上涨且欧元区经济复苏不温不火,令出口需求承压。
  英国工业联合每月会对约550家制造商展开调查,并将结果编织成指数,调查内容包括对未来3个月订单的预估。
  数据高于零,表明整个制造业订单净增长,预示未来制造业产出将增加,经济增长动力将增强,利好英镑。
  英国央行加息预期增强
  据英国《金融时报》5月22日报道,英国央行(BoE)离加息更近了。此前负责利率设定的货币政策委员会(MPC)一些委员暗示,他们准备投票赞成在早于外界预期的时候加息。
  英国央行自2009年以来一直将利率保持在0.5%的历史低位。如果该行加息,那么它将是自欧洲央行(ECB)2011年夏天收紧货币政策以来第一家升息的主要央行。
  美联储(Fed)正就前瞻性指引中又一项添加内容展开辩论。美联储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昨日发布了会议纪要。
  美联储还正在开始对付这样一种复杂情形:在其资产购买计划导致资产负债表规模膨胀至4万亿美元以上的情况下加息。
  英国央行提早加息时,数据应该会显示英国经济复苏势头开始变得强劲。过去一年英国的平均季度增长率接近0.8%,房价也再次开始上涨,令人担心房地产市场初现泡沫。尽管通胀仍低于货币政策委员会2%的目标,但4月通胀上扬至1.8%。
  英国央行迄今对提前加息十分谨慎。昨日公布的5月会议纪要显示,委员们一致赞成维持利率和国债购买规模不变。
  但会议纪要也提到,“在一些委员看来,货币政策决策开始变得更加平衡”,这似乎表明委员会最早在今年夏天就可能出现一些反对意见。
  会议纪要释放出更具鹰派色彩的信号,加上4月零售销售数据强于预期,促使英镑汇率创下新高。
  会议纪要坦承,“对于货币政策的合适走向,存在不同看法”,并阐述了这样一个论点,“有意加息的坡度越是平缓,也许就需要越早开始收紧政策”。英国央行认为,这种风险的另一面是,较早收紧政策可能打击产出。
  德意志银行(DeutscheBank)英国经济学家乔治??巴克利(GeorgeBuckley)表示,这场辩论“显然正转向支持在不久后调息”。

[1] [2] [3] [4] [5] [6] [7][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责任编辑:金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