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国际消息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4年05月22日 10:31 1903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英国:

  英国4月零售销售飙升,二季度经济持续强劲复苏
  英国4月零售销售飙升,连续三个月走高,主要原因在于当月打折促销,导致食品销售升至近三年以来的最高位。
  英国4月零售销售数据的强劲,再加上服装和家居用品的销售同样走高,佐证了该国经济二季度复苏的动能料延续强劲的势头。
  英国统计局(ONS)周三(5月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4月零售销售月率增长1.3%,预期增长0.5%,前值修正为增长0.5%,初值增长0.1%。
  虽然消费支出提振英国去年的经济复苏,但是英国央行行长卡尼(MarkCarney)早前曾表示,经济复苏将不会完全依靠家庭支出。央行官员们表示经济复苏持续强劲,且不会加剧通胀,同时暗示准备等到明年开始升息。
  数据还显示,扣除汽车之外,英国4月核心零售销售月率增长1.8%,年率增长7.7%。英国至4月三个月零售销售量录得1.8%的升幅,创2004年一季度以来最高。
  分项指标,英国4月食品销售月率攀升3.6%,录得2011年4月以来最高。此外4月服装、家居用品和百货商店销售均走高。
  英国统计局还在今天的报告中指出,英国4月销售销售年率增长6.9%,预期增长5.2%,前值修正增长4.8%。英国4月零售销售年率升幅创下2004年5月以来最高。
  英镑贸易加权指数创五年半新高因经济持续强劲
  英镑贸易加权指数周三(5月21日)上涨0.5%,创五年半新高,主要受4月零售销售强劲成长,加上部分英国央行(BOE)货币政策委员会(MPC)成员透露出倾向加息的迹象所提振。
  英镑过去一年已经上涨10%,过去数月来各界皆对于英镑能否续涨有所质疑。英镑涨势使之已经来到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
  尽管部分分析师认为经济面最好的消息已经曝光,但4月零售销售较上年同期跳升6.9%,较前月增长1.3%,远优于超越市场预期的增长5.2%及0.5%。
  受此推动,英镑兑欧元和美元双双攀升,兑欧元触及16个月高位。
  澳洲国民银行(NAB)外汇交易员GrahamDavidson称,最大的问题是,所有这些利好的经济面消息是否已经反映到英镑上面,目前只要经济面消息良好,认为市场会很乐意继续做多英镑。
  英国央行周三公布的会议纪要显示,部分委员认为货币政策决议正变得更加平衡。
  WesternUnionBusinessSolutions驻英国的市场分析师NawazAli表示。英国央行行长卡尼(MarkCarney)在上周的通胀报告中曾试图打消升息的预期,英镑今早飙升说明,投资者根据今天的会议记录发现了极为不同的政策前景。英镑兑美元升穿1.7000美元的机率加大。
  英国央行会议纪要:暗示支持升息的票数有所上升
  英国央行(BOE)周三(5月21日)公布了5月7-8日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纪录,称对于一些MPC委员们而言,利率决定变得‘更为平衡’。这暗示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MPC)成员中,支持加息的票数有上升的趋势。
  英国央行在会议纪要中透露,货币政策委员会以9:0通过维持利率不变,MPC并以9:0通过维持3750亿英镑宽松规模不变。
  央行首先谈到了英国经济,“英国经济复苏仍略显脆弱,全球经济疲软拖累影响开始显现。央行关注地缘政治危机和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
  英国央行预计二季度英国GDP将增长0.9%,一季度时预期增长0.8%。央行同时预计通胀将稳步达到英国央行设定的2%的目标。
  谈到市场最为关注的升息问题,央行表示,“关键利率或只会是逐步地上升。”
  不过,央行话锋一转称,“对于一些MPC委员们而言,利率决定变得‘更为平衡’。”央行还指出,“有观点认为,如果希望逐步升息,则央行需要提早开始行动。”
  环球金融服务集团ING随后表示,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中,支持加息的票数有上升的趋势。
  对于近期一直提到的闲置产能问题,央行透露,MPC委员们一致同意在升息前需要看到闲置产能得到削减。
  会议纪要还显示,大部分的MPC委员认为闲置产能占GDP比重的水平在1%-1.5%之间。
  央行还谈到了英镑汇率问题,“英镑汇率高于危机爆发前的顶部区间,强势的英镑汇率将会给通胀带来下行压力。”
  此外,对火热的房地产市场,央行认为,“逐步收紧货币政策或将带来房地产市场失衡的风险,金融政策委员会(FPC)的主要职责是降低加息对房地产市场的风险。”

[1] [2] [3] [4][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责任编辑:金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