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白银定价制度将终结
2014年05月19日 9:44 1351次浏览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分类: 有色市场
始于1897年的现货白银定价基准——伦敦白银定盘价将于今年8月14日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但白银定价权能否落入其他市场,仍是个未知数。
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周三表示,将在2014年8月14日正式弃用伦敦白银定价机制,并寻找可能的替代品。
市场需要更透明的定价机制
近年来,现行的伦敦白银定价机制备受指责,由于监管趋于严格,伦敦现货白银定价制度被疑是参与定价的银行操纵白银价格的重要渠道。
目前,LBMA正与一些机构探讨取代白银定价机制的替代物。LBMA首席执行官Ruth Crowell指出,已向旗下会员机构发起咨询,目的是为了探求一个更好的伦敦每日白银价格机制。LBMA将与市场参与者、监管机构和潜在的管理者协作,以确保伦敦白银市场能够继续有效地满足世界各地用户的需求。
世界黄金协会远东区总经理郑良豪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现行的制度已经实行了很长的时间,但是现在的定价方法可能跟时代的要求不太一样,现在发现价格的功能比较倾向一个电子平台,多方参与,定价过程也会比较透明。”
今年1月17日,德意志银行宣布将退出伦敦金银的定价席位,不再参与伦敦金银基准价格的制定过程。德意志银行是白银定盘价的三大成员之一,另外两位成员分别是汇丰银行和加拿大丰业银行。
德意志银行的退出,也导致白银定盘价出现无法正常运转的局面。分析人士认为,德意志之所以宣布缩减大宗商品业务并退出伦敦金银定价席位,也正是迫于日益严格的监管压力。
此前,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进行了一项长达五年的调查,原因在于他们怀疑一些国际大银行操纵了白银期货价格。有批评者认为,现行的白银定价方式早就过时了,而且不够透明,需要重新修正。
而在伦敦市场上,目前提供的主要有白银、黄金、铂金、钯金的定盘价,而最早采用定盘价的是白银,早在1897年就开始采用,其次为黄金,于1919年采用。
黄金定价权转移?
美国CPM集团负责人Christian评论认为,虽然这一个基准价格是由三大白银做市商银行制定的,但每天有数百家机构以此作为参考,取消定价机制无疑会令贵金属市场变得更加不透明和不均匀,甚至会触发单边的价格走势,同时也会极大影响到机构的订单买卖。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在伦敦采取电子盘定价之后,拥有巨大交易量的亚洲黄金市场的定价话语权将逐渐提高,但纽约市场将是亚洲市场的强大对手。
至于亚洲的黄金市场,上海黄金交易所是全球最大的现货黄金交易市场。最近,中国政府批准了上海黄金交易所设立国际板,这无疑加强中国争夺国际贵金属定价权的竞争力。
从产量和进口量来看,中国的黄金市场应该是国际黄金市场一股重要的力量,去年中国的黄金企业生产近430吨黄金,去年进口1540吨黄金,两者加起来将近2000吨。上海黄金交易所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黄金产品成交量达到1161万千克,约1.161万吨,成交金额达到32133亿元,均大幅增长。
上海黄金交易所理事长许罗德认为,中国这么大量的进口,但是对黄金价格方面的影响力很小。中国的世界黄金话语权与市场体量不匹配。
至于如何加强中国的世界黄金定价权,许罗德表示,应该加强国内黄金市场的建设。国内黄金市场的建设不仅仅是一个规模的做大,应该加强一系列的建设,包括市场的建设、产品的完善、制度的建设、风险的防范、市场的推广、定价的机制和与国际市场的接轨等等,都应该是市场整体建设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