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交易平台升级发展能为市场带来什么

2014年05月14日 9:27 457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12日,新华浙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新华大宗)与兰溪汇丰贵金属交易市场签署托管经营协议,由新华大宗对汇丰贵金属交易市场的各项管理制度及运营模式进行全面整理与改进,促进交易市场规范经营、健康发展。
  相关人士认为,新华大宗的此次托管经营符合浙江省推动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转型升级、引领贵金属交易场所规范发展的要求,对于服务实体经济、增强中国在全球大宗商品领域的话语权将产生积极影响。
  全国首例大宗交易平台启动整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宗商品要素平台发展非常迅猛,但一些平台在经营过程中出现各种虚假宣传、欺诈交易的现象,国家为此开展了专项清理整顿。此次新华大宗托管兰溪汇丰是我国2011年下半年对各类交易场所实施清理整顿以来首例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整合行动。
  兰溪汇丰贵金属交易市场是2012年6月由浙江省兰溪市人民政府批复设立的一家区域贵金属交易机构,并在浙江省通过交易场所清理整顿检查验收后获得省政府批复,交易品种包括实物白银、钯金、铂金等。
  据介绍,托管经营的主要内容包括,兰溪汇丰交易经营场所保留在兰溪经济开发区,现有办公环境不变,交易中心派驻管理人员对其财务、经营等进行综合管理;以加强管理、规范经营为目标,对兰溪汇丰的各项管理制度及运营模式进行全面整改,在合规完成之前,暂停其新会员发展活动;托管期最长12个月,托管结束后,交易中心将视情况吸收兰溪汇丰为机构特别会员,实施系统对接、平台互通。
  市场形态升级的必由之路
  新华浙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是新华社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新华金融信息交易所与杭州兴利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于2013年2月获浙江省政府正式批文,当年12月正式交易实物白银,今年3月6日推出PTA和乙二醇交易,目前交易额已突破500亿元。
  新华大宗的成立发展是浙江从专业市场大省到要素市场大省嬗变的一个代表。浙江被誉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祥地,其经济的发展轨迹很大程度上是跟市场的兴起繁荣重合的。到本世纪初,全省已拥有各类市场4000多个,年成交额超过1万亿元。市场大省的优势弥补了资源小省的劣势,但是浙江也有缺憾,那就是“无形”市场相对薄弱,要素市场特别是大宗商品交易场所的建设较为滞后。
  浙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离不开大宗原材料定价与采购平台支撑。新华大宗总经理杨宏森认为,推动批发市场向现货电子交易迈进,组建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场所,既是浙江市场形态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市场化、决策科学化的必然要求。
  “相较于传统的现货交易,现货电子交易的优势显而易见。传统的现货交易由买方和卖方直接进行,交易效率低、成本高问题明显,质量纠纷和"三角债"层出不穷。现货电子交易则向生产厂家、贸易商提供网上竞卖、竞买、投标交易、超市购销交易及仓库货品查询,还提供最新买卖盘、物流新闻、价格走向、公司新闻,用户可以大幅度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杨宏森说。
  增强全球话语权 服务实体经济
  去年7月,新华(杭州)大宗商品指数发布中心在杭州启动大宗商品指数上线工作,开始定期面向全球发布“新华(杭州)”系列大宗商品指数,凸显“中国价格”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话语权,为国内实体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价格指导。
  “大宗商品指数一定要有中国的声音。”有关人士表示,中国已是大宗商品最主要的生产和消费国之一,但由于在国际上我国对于大宗商品定价权、话语权的缺失,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甚至出现“中国要买什么就涨什么,买了之后就跌”的怪异情况。
  杨宏森因此建议,建设和完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及指数研发,是帮助提高“中国制造”在大宗商品上的话语权、定价权,顺利实现经济转型、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任务。
  浙江经济界人士认为,在新华社的品牌优势、民企的机制优势以及杭州本土投资界的专业人才优势推动下,浙江交易中心运营后无疑将会成为国内大宗商品交易场所的一匹“黑马”,在推动现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增强全球话语权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