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刚果(金)应知道的那些事儿
2014年05月14日 9:23 6903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铜资讯
矿产丰富的“世界原料仓库”
刚果(金)位于非洲中部,是全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但是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素有“世界原料仓库”的美称,全国蕴藏多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其中,铜、钴、锌、锰、锡、钽、锗、钨、镉、镍、铬等金属和工业钻石储量相当可观,钴储量甚至超过了世界钴储量的1/3。这些丰富的矿藏受到了世界各地投资者的青睐
“有的铜矿,整个山体表面都是铜氧化后的绿色,非常壮观,完全可以露天开采。一些欧美矿业公司早就获得了这些好的矿产资源,并用铁丝网把矿区围起来,但并不急着开采,就是抢先占据优势资源。”说起刚果(金)的矿产资源,华刚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刚矿业)有关部门负责人韩忠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颇有感触地说。
投资风险与机遇并存
李克强总理日前在非盟总部演讲时提到,中非贸易已在2013年突破2000亿美元,是1960年的2000多倍,蕴藏着丰富资源的刚果(金)和有着资源需求的中国间的合作十分必要。
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既是一个发展的契机,也符合当前的趋势,但中国企业在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时,一定要摸清矿产资源国的政策,减少风险。
在这方面,华刚矿业在刚果(金)投资矿产之前,就做足了准备工作,摸清了刚果(金)的矿产法、投资法、劳动法、税收管理等,因而使得其在刚果(金)的投资得以顺利进行。
目前,华刚矿业正在刚果(金)投资建设世界级特大铜钴矿山。韩忠艺认为,刚果(金)现在发现的矿产品位虽然没有以前的好,但相比国内的很多矿山,其矿产品位仍算很高。刚果(金)经济落后,但如果据此认为其矿产开发管理尚是一片空白或是管理松懈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刚果(金)在矿产开发过程中十分注重环境保护,不仅明确了矿山环境治理担保金制度,而且还规定在某些矿山表面严禁使用挖掘机,甚至有时苛刻到连对灌木丛的根部都有保护细则。
更为复杂的是,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现实的一些情况,刚果(金)几经修改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新矿产法,将其矿产开采分为了普通开采、弃矿开采、小型开采和手工开采,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要获得普通开采证、弃矿开采证、小型开采证和手工开采证。
五花八门的开采权
普通开采证:持有勘查许可证的合格人员,准予开展找矿工作。贵重矿的勘查许可有效期为4年,可续延2次,每次2年;其他矿的勘查许可有效期为5年,可续延2次,每次2年。
一个许可证涉及的调查区块面积不得大于400平方千米,一个调查单位及其子公司不得同时持有50个许可证,累计面积不得大于20000平方千米。
是否授予勘查许可证只有一个条件:是否具有最基本的财力,即是否具有申请区块应交调查年费的十倍资金能力。
勘查证持有人通过可行性调查,如发现了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床,同时证明自己具有足够的资金实现自己的开发、建设和开采项目,关闭时又有适当的恢复方案,就可以申请开采许可。这就是普通开采证,由矿业部长授予普通开采证,有效期30年,可多次延长,每次可延长15年,允许开采的面积应当是勘查证划定的面积,也可以是勘查证部分转换成为开采许可的面积。
为了应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该法还要求开采证持有人在开工前必须提交减少环境影响和恢复环境的计划(PAR)。
弃矿开采证:过去,刚果(金)国内的采矿公司主要开采的是品位较高的矿床,但当时提取矿物的技术还不太先进,加之冶炼设施落后,造成回收率非常低。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大面积的弃矿区,其中国家矿业公司就有4016714吨铜、603703吨钴和1542182吨锌的弃矿,MIBA公司也有含9503000克拉的钻石矿,OKIKMO公司有4.4481千克的金、14676吨富集锡的64364000立方米的堆石和沉淀沙。这些弃矿成了名符其实的人造矿床,随着新技术的进步,对其重新开采处理已成为可能。
因此,近十几年,国际上的矿业公司对开采刚果(金)国内老公司遗弃的固体或者液体废矿已越来越有兴趣。目前,已有几家老公司和外国投资人以合作和合资方式开采这些人造矿床。
但在新矿产法颁布之前,并没有认可开采这些人造矿床的合法采矿权。贷款人一般会优先考虑资助持有合法矿产证的合资企业,把资助开采废矿的项目放到次要地位,因此人造矿床采矿权的缺失,曾是影响开发这类矿床的障碍。
新矿产法在修订时充分意识到上述问题,从而创造性地确定了新的矿权,即弃矿开采权,具体形式为弃矿开采证,由此来管理弃矿的开采。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