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有色行业新财富榜单盘点

2014年05月06日 11:4 2230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新财富500富人排行榜 金属与冶炼


  1 王文银
  280亿元
  总排名15 正威国际
  男46 出生于安徽潜山
  公司总部:广东深圳
  主要行业:金属采矿、线缆
  王文银于1997年投资创办了深圳携威电源线厂。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现在的正威集团是一家从事电线、电源线、电子线、高温线以及通信光纤光缆等相关产品制造的大型企业,并在日内瓦、新加坡等地设立了国际区域总部。近年来,正威国际在主业有色金属之外,还开始进入半导体产业。2013年正威国际跻身世界500强,全年实现营业额2338亿元。


  2 宋作文
  188.7亿元
  总排名39 南山集团
  男 67 出生于山东龙口 硕士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公司总部:山东龙口
  主要行业:铝业、纺织、房地产
  上市公司:南山铝业(600219),
  1999年IPO;
  Natsun(NTS.LON),
  2007年12月IPO
  2013年6月,由南山集团出资5.5亿元控股55%的青岛航空经民航局批准筹建。2014年2月,其已通过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证申请初审。这标志着,在前期涉水公务机领域、南山铝业又涉足航空材料的背景下,南山集团的航空业版图“疆域”进一步扩大。宋作文1978年创立南山集团,其独特的村企合一模式成为继天津大邱庄、江苏华西村之后一个更加特殊的“独立王国”,形成了铝业、精纺面料和品牌服装、休闲度假和房地产等多条链式产业体系。目前宋作文已将家族生意交给第二代打理。


  3 杜双华
  140亿元
  总排名68 京华日钢控股集团
  男 49 出生于河北衡水 大专
  公司总部:河北衡水
  主要行业:钢管、钢铁
  2013年中,日照钢铁投建的蒙阴广汇建材第一条水泥熟料生产线正式投产,计划年产能240万吨。其上一个水泥项目日照京华新型建材年产能500万吨。钢铁行业持续低迷,作为拓展盈利渠道的尝试,日照钢铁计划其水泥产品除满足山东生产外,还将销往国外。杜双华1987年涉足钢铁业,1993年创办京华制管厂,2003年与山东来港合资创办了日照钢铁控股。2008年在山东省政府的主导下,山东钢铁与日照钢铁签订意向书,由山东钢铁重组日照钢铁。2011年年底,杜双华退居二线,辞去总经理职务,以董事长身份担任总裁。

  4 周福仁
  125亿元
  总排名81 西洋集团
  男 63 出生于辽宁海城 大专
  公司总部:辽宁海城
  主要行业:防火材料、化肥、钢铁
  20世纪70年代,家境不佳的周福仁带着村里人倒卖菱镁矿,随后又做起石棉瓦、镁砖生意,1988年成立辽宁海城西洋耐火材料有限公司。1997年,他率领西洋集团进军肥料业,建成中国最大的镁质耐火材料和硫基复合肥生产基地。两次涉足钢铁领域未果后,其于2011年10月收购了濒临破产的海城钢铁厂。目前西洋集团拥有耐火材料、化肥、钢铁、铝业、贸易五大支柱,总资产170亿元。2012年,西洋集团因投资的朝鲜铁矿项目发生合同纠纷而损失2.4亿元。2013年8月,西洋集团龙江百万吨钢铁项目在齐齐哈尔市龙江县签约。


  5 陈宁宁家族
  100亿元
  总排名108 嘉鑫集团
  女43 纽约技术学院MBA
  公司总部:中国香港
  主要行业:钢铁、铁矿石进出口、金融
  上市公司:包钢稀土(600111),
  1997年9月IPO
  1995年,陈宁宁和母亲在香港成立嘉鑫集团,从事铁矿石进口、钢铁企业供应链服务。嘉鑫集团一度占据中国铁矿石进口量的1/10,并入股多家生产型企业。从最初的中国东方集团二股东到现在控股珠海粤裕丰钢铁、参股石钢和包钢稀土,嘉鑫集团近年来在中国钢铁行业中的版图急速扩张。2013年,因控股子公司嘉鑫钢铁破产,陈宁宁被债权人追讨价值近50亿元的包钢稀土股份。


  5 沈文荣
  100亿元
  总排名108 沙钢集团
  男 68 出生于江苏张家港 大专
  公司总部:江苏张家港
  主要行业:钢铁
  上市公司:沙钢股份(002075),
  2011年4月借壳上市
  2013年钢铁行业持续低迷,沙钢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107亿元,同比下降11.56%;但净利润同比上升15.63%,达2625.24万元。2014年开始,沙钢集团进行营销模式创新,以期货与现货相结合,推进现有电子商务平台与玖隆电子商务平台并轨运行,并大力发展现代钢铁大物流,推进玖隆钢铁物流园的配套建设,延伸钢铁上下游产业链,引入更多延伸加工企业。

 

[1] [2][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