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国际消息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4年04月24日 14:58 19502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重点新闻
欧美地区主要国家经济数据
新西兰央行将指标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3%
据惠灵顿4月24日消息,新西兰央行周四将指标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3.00%,一如市场预期,且表示随着经济强劲增长,将进一步升息以控制通胀压力。
市场几乎肯定新西兰央行将会在今日宣布升息,央行从3月开始收紧政策,之前三年利率一直保持在纪录低位。
接受调查的17名分析师一致预期央行将升息25个基点。
在新西兰央行公布升息决定前,金融市场周四已完全消化了央行将升息25个基点,并在未来12个月内进一步升息110个基点的预估。
新西兰央行是唯一一个在目前周期中开始收紧政策的发达国家央行。
新西兰央行称,未来是否升息仍将取决于新元强势对通胀压力产生的影响。总体通胀温和,但压力不断增加。央行称,将升息以使未来通胀保持在2%附近。
新西兰央行预计截至3月的一年内GDP成长3.5%。
新西兰央行表示,新西兰元强势阻碍成长,抵消了可交易通胀,但目前的水平无法长期持续。近几个月出口商品价格高企,但乳制品价格走低。
央行称,楼市有所降温,受助于贷款限制和利率攀升。
美国上周原油库存创纪录 油价周三跌0.3%
北京时间4月24日凌晨消息,周三,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公布最新的能源产品库存报告显示,上周商品原油库存增幅仅略超市场预期,但是按周统计的库存总量处于1982年8月晚些时候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供应充裕的前景对油价产生明确压力,主力原油合约报价在场内交易中跌至超过两周以来低位的每桶101.44美元。
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主力原油合约周三跌31美分,收于每桶101.44美元,跌幅是0.3%。这是主力合约4月7日以来的最低收盘价。
欧洲基准合约,洲际交易所的伦敦布伦特原油6月合约周三跌16美分,收于每桶109.11美元,跌幅是0.2%。
能源信息署报告指出,在截止4月18日结束的一周中,美国商品原油库存增加了340万桶,略超过市场调查所显示的,上周原油库存会增加310万桶的分析师平均预期。美国商品原油库存在更早之前一周中大幅增长了1000万桶,是市场预期增幅的四倍以上。
报告同时显示,当周的商品原油库存总量是3.977亿桶,是1982年8月晚些时候开始统计这一数据以来的最高周库存数据。这个数字超过了2013年5月晚些时候的3.976亿桶的先前记录,被很多分析师和新闻报道称做有史以来的最高库存水平。
主力原油合约报价在库存报告公布之前维持在每桶101.90美元,之后也曾短暂超过每桶102美元。
翰德证券的宏观策略师理查德-哈斯汀斯(Richard Hastings)指出,“虽然市场都认为美国商品原油库存非常充裕,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3.977亿桶只是比一年之前增加了2.3%而已。”他强调,“问题是在需求一面,需求是相当弱的。”
能源信息署的报告也指出,石油产品的总供应量在过去四周中的均值是每天1820万桶,相比去年同期要低1.6%。有分析师认为,炼油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将帮助缓解因为炼油厂陆续进入春季例行检修停运而带来的,石油产品供应层面的担忧。能源信息署报告显示,产能利用率在最近一周是81%,好于更早之前一周的88.8%,相比去年同期的83.5%进步明显。
其他数据细节方面,上周汽油库存减少了30万桶,包括柴油和馏分燃料油在内的馏分油库存增加60万桶。市场调查显示,分析师普遍预期,在截止4月18日结束的一周中,汽油库存会减少170万桶,馏分油库存也会下降90万桶。
行业组织美国石油协会周二晚些时候公布的库存报告指出,截止4月18日结束的一周中,美国商品原油库存增加了51.9万桶,汽油库存减少340万桶,馏分油库存增加了57万桶。
5月汽油合约周三下跌不足0.5美分,收于每加仑3.09美元;5月馏分燃料油下跌超过2美分,收于每加仑2.98美元,跌幅是0.7%。
能源信息署还将在周四公布最新的天然气库存报告,普氏能源的调查显示,分析师平均预期在截止4月18日结束的一周中,天然气库存会增加420亿立方英尺到460亿立方英尺之间。
5月天然气合约报价周三下跌约1美分,收于每百万英制热量单位4.73美元,跌幅是0.2%。
经济数据方面,数据追踪企业Markit的美国采购经理人指数4月初值是55.4点,略低于3月时候的55.5点,而针对5000家欧元区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的调查显示,区域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在4月达到54.0点,好于3月时候53.1点的结果。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