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国际消息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4年04月15日 11:0 25872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重点新闻
全球汇市:
★美国3月零售月率高于市场预期
★美国2月商业库存数据与上月持平
★关注明日英国通胀数据
★关注明日欧元区与德国经济景气指数
★关注明日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
盘前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整体表现较好,带动美元短期反弹,不过时段内汇市走势依然紧系风险偏好,整体依然维持震荡态势。
纵观近期各大央行,存在较大变动可能性的大概只有欧央行,从近期欧央行官员的表态来看,似乎越来越倾向于造就即将宽松的市场预期,不过目前似乎并不是最好的宽松时机,欧央行的表态也许更多的是干预市场的心理预期,不过从1月起,欧央行的口太表态已经不止一轮,每次欧元均会应声修正,不过也仅仅是修正而已。至于未来什么时候涨势结束,大概需要等到市场的参与者普遍认为欧元前景一片大好的时候了,尽管欧央行表示欧元汇率并非直接目标,但如果有一天欧元的涨势令欧央行认为不得不行动,也许才是走势结束之时,毕竟汇率上升本身就对通胀有打压效果,欧元持续的涨势终将为欧央行提供理由。
除欧央行外,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市场可能很难在其他央行身上找到兴奋点,当然,传闻之类的可能不会少。总走势来看,近期市场的焦点集中在风险偏好上,例如今日的走势,尽管美国经济数据表现良好,不过在短期影响之后,汇市的表现几乎开始跟随美股,盘中美股的跳水走势导致风险货币遭受抛售,而随后的反弹又带动风险货币普遍走高。越来越多的交易者意识到美元以及日元的避险属性,而随着近期美股的下跌,无论是各种分析报告,或者是交易者,似乎都越发的倾向于美股即将或正在深度调整,今天还看到有报告称“标普500指数最少调整到1750点左右”,上周也有报告称“如果美股开始大熊市,也不要感到惊讶”,类似的报告近几日似乎层出不穷,从年初就开始呼吁的空头们大概有种知音的感觉吧。
对于近期的避险需求。究其来源,大概只有两种,一是美股回落的诱导作用;另一个则是所谓的乌克兰问题。金价的反弹大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乌克兰问题的推动,不过实际上,近期汇市似乎对乌克兰没什么特别偏好,因此就乌克兰问题对市场的作用,可能要打一个问号。总体来看,近期影响市场的主要原因大概仍然是美股。对于美股的下跌,可能没什么实际原因,只是因为上涨的久了而已,这倒不是闪烁其词,只是很多时候下跌的原因就是上涨本身,其他的都只是理由罢了。交易者们,往往喜欢天马行空般的寻找理由,不过过于发散的思维往往容易让人忽略基本趋势,这就不太妙了。
◆纽约汇市:
美元兑欧元上涨,受欧洲央行官员讲话及美国经济数据提振
*欧元下跌,之前欧洲央行暗示有可能放宽政策
*德拉吉等官员讲话料暂时限制欧元升势
*美国3月零售销售增1.1%
*美元兑俄罗斯卢布上涨,因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美元兑欧元周一上涨,此前欧洲央行总裁德拉吉暗示该行可能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而美国公布的零售销售数据强劲,也提振美元兑日圆。
德拉吉周六在华盛顿表示,若欧元持续走强,欧洲央行将进一步出台刺激政策。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诺亚周一说,“欧元越强势,就越需要宽松货币政策。”
“多位欧洲央行官员谈到了非传统政策的更多细节。”德意志银行G10汇市策略部门全球主管AlanRuskin表示,“所有这些都巩固了离欧洲央行采取行动不远的预期。”
上述讲话是欧洲央行迄今有关会采取行动抑制欧元进一步上涨的最强劲信号。交易商密切关注欧洲央行进一步采取刺激措施避免通缩的迹象。
欧元兑美元从接近今年高位水准回落约0.5%,但仍高于2月3日触及的今年低点1.3476美元。德意志银行的Ruskin表示,欧洲央行需要动真格的,欧元才会进一步下滑。目前欧元区的经常账盈余支撑了欧元走势。
资本涌入德国、荷兰等欧元区实力较强的经济体,支撑了欧元走势,从而损及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欧元区国家。
在美国商务部公布,3月零售销售增加1.1%,为一年半最大升幅后,美元兑欧元、日圆和瑞郎都触及日高。
欧元兑美元纽约尾盘跌0.48%,报1.3817美元,强劲的经济数据也影响了日圆的避险吸引力,美元兑日圆尾盘升0.16%,报101.77日圆。美元兑瑞郎升0.4%,报0.8796瑞郎。
美元指数升0.36%。
零售销售数据提振了美元,但美元主要是得益于欧元疲弱,WellsFargoSecurities汇市策略部门主管NickBennenbroek称。
美元兑俄罗斯卢布大涨近1%,因俄罗斯和乌克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乌克兰东部亲俄分离主义者周一无视政府的最后通牒,仍占领政府大楼,而另一股叛乱组织袭击了警察总部。
美元兑俄罗斯卢布纽约尾盘升0.88%,报35.94卢布。WellsFargo的Bennenbroek表示,美国和欧盟可能对俄罗斯实施进一步制裁令卢布承压。
法国外长周一表示,如果定于周四在日内瓦举行的会谈没有突破,欧盟下周可能召开紧急峰会,对俄罗斯实施进一步制裁。
“局势久拖不决的时间越长,进一步实施可能影响经济的制裁的可能性就越高,”Bennenbroek表示。
[1] [2] [3] [4] [5] [6] [7] [8] [9][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责任编辑:金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