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告别订单荒 全面复苏言之尚早

2009年11月10日 10:3 777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明年的今天还能见面就是胜利”
  要么转战国内市场,要么继续开拓国外市场,在金融海啸的负面影响尚未消除的大背景下,这两条道路都显得并不平坦。
  有13年历史的美业塑胶,在珠三角算是一家“元老级”中小企业,去年10月开始才转入国内市场,现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不到20%。陈国梁对国内市场抱有较大希望:“现在全世界小孩子每年平均购买玩具30多美元,欧美小孩子大概是200多美元,中国人只有10多美元的消费。但是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给小孩购买玩具的需求也会提高,消费前景比较可观。”
  但是,外贸企业转内销面临渠道、品牌等多种困难。尽管顶住了金融危机的寒流,陈国梁仍然认为企业没有走出生产经营的困境,而且国外市场也在筑起贸易壁垒。
  “国外市场技术壁垒的提高,我们短时间内很难适应起来。技术壁垒包括喷漆的安全标准、环保标准等,比原来提高很多,企业要适应它达到标准不光需要增加成本,还有检测成本,企业比较难摆脱这个困难。”陈国梁说。
  在外贸型中小企业看来,所谓的“技术壁垒”就是一年换一个标准,有时一年甚至出现两个标准,目的就是挡住中国货进入国外市场。不管这些说法是否正确,至少可以看出一些中小企业当前的心态——“戴着镣铐跳舞”。技术壁垒如同一道枷锁,导致中小企业在谋求发展的道路上举步维艰。
  唇亡齿寒的危机感弥漫着整个珠三角的中小企业。从事家具制造的卢贞煌说,一些小企业可能坚持不住,面临倒闭,也有可能把厂房从珠三角转移到内地,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中山市丽音电子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对员工说:“如果能把工厂保存下来,明年的今天我们还能见面那就是胜利。”
  在金融危机和“用工荒”的两路夹击下,珠三角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似乎走到了穷途末路。中国银行广东分行康承东博士认为,如果不能适时进行转型升级,一批从事中低端产品加工制造的中小企业可能再次陷入“倒闭潮”。特别是一些港资企业,厂房、设备都是租赁的,很难获得银行信任,一旦经济危机到来,他们的“出路”不是倒闭就是转移。
  然而,“危机”不仅意味着“危险”,也预示“机遇”的即将到来。用工荒、技术壁垒的制约、利润空间狭窄迫使珠三角中小企业不得不走上转型升级之路,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陈国梁说:“我们的产品玩具娃娃原来用的就是环保材料,国际标准提高后,要求我们从外观到内在填充物,甚至一根电线等,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得很仔细。”
  为拓宽市场渠道,陈国梁正在积极谋划赶在春节前推出刚刚开发的新产品。他满怀信心地向记者透露,这次研发的新产品玩具娃娃更加注重趣味性,用仿真皮环保材料制成,能和人打招呼,进行简单会话,目前在国外还没有这类产品,投放市场后应该会大受客户欢迎。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毋宁秋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