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国际消息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4年03月27日 12:47 2013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第一部分:早间国际新闻汇总
  (综合最新的全球各大经济体经济数据,经济现状简析和官方重要言论)

   ■美国经济:
  美国2月耐用品订单超预期增2.2%,结束前两个月下降势头

  美国商务部(DepartmentofCommerce)周三(3月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月耐用品订单超预期反弹,结束此前连续两个月的下降势头,表明经济开始摆脱严寒的不利影响。
  具体数据显示,美国2月耐用品订单月率上升2.2%,预期为上升1.0%,前值下修为下降1.3%,初值为下降1.0%。
  对民用和防务飞机及零部件的需求推升整体耐用品订单的增加。
  2月扣除运输的耐用品订单月率上升0.2%,不及预期的上升0.3%,前值下修为上升0.9%,初值上升1.1%;扣除国防的耐用品订单月率上升1.8%,前值下修为下降1.9%,初值为下降1.7%。
  当月耐用品发货月率上升0.9%,前值为下降0.6%;扣除飞机非国防资本耐用品发货月率上升0.5%,前值为下降1.4%。
  通用机械订单较上月减少1.5%,电气设备订单下降0.9%,防务飞机及其零部件订单大幅增加21.1%。
  然而,备受关注的扣除飞机非国防资本耐用品订单月率意外下滑1.3%,预期为上升0.7%,前值下修为上升0.8%,初值为上升1.5%。它被视为企业支出计划的一项衡量指标。
  该份耐用品订单报告同工业产出、零售销售和就业等其它数据一样,预示美国经济增长在经历去年底和今年初的恶劣天气后出现回升。
  美国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终值将于周四(3月27日)出炉。调查显示,分析师预计GDP终值年化季率增幅料将由2.4%上修至2.7%。


  美国3月综合PMI初值上升,服务业升温抵消制造业放缓影响
  数据编制机构Markit周三(3月26日)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3月民间部门经济活动加速增长,因服务业升温,不过新业务数据出现警讯。
  数据显示,美国3月Markit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升至55.5,高于50的荣枯分水岭,2月终值为54.1。
  3月服务业PMI初值自2月终值53.3升至55.5,抵消了制造业增长放缓的影响。周一(3月24日)数据显示美国3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降至55.5,2月制造业活动曾接近四年高点。
  分项数据中,3月综合PMI新订单指数降至54.6,为去年10月以来最低,2月为56.6;服务业新业务指数降至53.9,为2012年11月以来最低,2月为56.0。
  Markit首席经济学家ChrisWilliamson在记者会上称:“继2月受严寒影响之后,3月服务业反弹,不过调查也明显发出经济或失去部分动能的警讯。”
  美国2月企业设备订单有所走低,为近三个月以来的第二次
  美国2月企业设备订单有所走低,为近三个月以来的第二次,或表明企业投资将呈现缓慢复苏的势头。去年冬季恶劣的天气对需求有所抑制。
  美国商务部(DOC)周三(3月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月扣除飞机非国防资本耐用品订单月率下跌1.3%,预期增长0.6%,前值修正为增长0.8%。
  数据还显示,美国2月耐用品订单月率增长2.2%,预期增长1.1%,前值修正为下跌1.3%。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2月的耐用品订单报告中,2月汽车订单录得近一年以来最大增幅。
  自去年冬季以来,严寒和暴风雪覆盖了美国的大部分地区,导致美国房产市场和消费支出反弹受到抑制,进而使该国的经济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这可能意味着美国的企业需要看到更多的证据,以证明该国今年的经济复苏势头良好,进而决定采取加速扩大生产和增加设备投资等。
  IHSGlobalInsight首席经济学家DougHandler在数据公布之前称,预计目前所看到的经济数据疲软都是暂时的。
  美国商务部还在今天的报告中指出,美国2月扣除运输的耐用品订单月率增长0.2%,前值修正为增长0.9%。
  在今天的耐用品报告中,扣除飞机非国防资本的耐用品订单数据,通常被视为企业未来的投资的前瞻指标。2月该数据的下滑,主要受机械、通讯设备和电脑等下滑所拖累。
  美国商务部日内还称,今天耐用品报告的一个亮点就是2月汽车需求的大幅走高。美国2月汽车及零部件订单月率增长3.6%,创近一年新高。
  由此可见,受严寒压抑的需求已经提振汽车、家用电器、电子产品等其他设备的销售量。此外低利率和消费者信心的走高,也有助于提高汽车经销商和制造商的业务量。
  今天公布的2月耐用品订单报告,也给了经济学家最后一个机会修改美国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预期。美国商务部将于当地时间周四上午八点半公布四季度GDP终值数据。
  接受彭博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美国四季度GDP终值年化季率增长2.7%,上次的修正值增长2.4%,初值增长3.2%。


  美国3月21日当周MBA抵押贷款申请指数下跌至361.2
  美国抵押贷款协会(MBA)周三(3月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21日当周MBA抵押贷款申请指数继续维持下滑趋势,主要因抵押贷款利率的上升,导致再融资活动指数的减少。
  数据显示,3月21日当周MBA抵押贷款申请指数下跌3.5%至361.2,前值修正为374.2。
  数据还显示,美国3月21日当周MBA抵押贷款购买指数上涨2.8%至174.0,创近七周新高,前值修正为169.2。
  美国抵押贷款协会还在今天的报告中指出,3月21日当周MBA抵押贷款再融资活动指数下跌7.7%至1432.2,前值修正为1552.2。
  美国3月21日当周MBA30年期固定抵押贷款利率升至4.56%,录得七周新高,前值4.50%;3月21日当周MBA15年期固定抵押贷款利率升至3.62%,前值3.52%。
  美国抵押贷款协会今天公布的数据还显示,3月21日当周MBA抵押贷款申请再融资份额跌至53.8%,创近四年新低,前值56.6%。


  美众院委员会通过不包含IMF改革措施的乌克兰援助法案
  美国众议院委员会周二(3月25日)投票通过了乌克兰援助法案,但该法案不包括奥巴马(BarackObama)政府及参议院民主党寻求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改革的内容。
  众议院委员会以口头表决的方式通过了上述法案,其后将该法案提交至整个众议院以供投票表决。
  该法案向乌克兰提供10亿美元的贷款担保,并包括对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相关人员的制裁措施,以及向乌克兰提供援助。


  美联储提前加息预期打压债市,美五年期国债标售或遭冷遇
  美国财政部将于周三(3月26日)稍晚标售总额为350亿美元的五年期国债,但业内机构认为,此次国债标售的需求状况可能会不及预期,因美联储上周在会议决议中所透露的提前加息预期仍在对债市造成打压,而中期期限的国债则是承压最重者。
  目前,美国五年期国债在市面上的收益率为1.74%,为自2011年5月以来最高,但基于此前周二(3月25日)时的美国二年期国债标售状况,业内机构对当下的五年期国债标售结果仍不看好。
  在此前的二年期国债标售过程中,市场上的许多一级交易商都按兵不动,交投主要由次级交易商完成,但基于以往的经历,五年期国债主要由一级交易商承购,今日的国债交投表现或将堪忧,并料推动国债收益率进一步升高。
  此外,美国方面稍后还将标售130亿美元浮动利率债券,鉴于在上周的美联储政策会议结束后市场对未来加息前景的预期已经进一步升温,浮动利率债券的需求将比固定期限国债更强,这也会在无形中进一步打压即将发售的五年期国债的买需。

 


  ■亚洲经济:
  ◆日本:

  日本央行(BOJ)周三(3月26日)公布数据显示,日本2月企业物价价格指数较上月温和上升,较去年同期升幅持稳。这或暗示日本通胀有望继续保持温和增长。
  具体数据显示,日本2月企业服务价格指数月率增长0.3%,前值下降0.6%。
  日本2月企业服务价格指数年率增长0.7%,前值由增长0.8%修正为增长0.7%。
  日本2月企业服务价格指数升至96.5,前值修正为96.2。
  日本企业服务价格指数,统计的是企业所购买服务的价格变化;是消费者通胀的领先性指标,当企业为其服务支付更高成本时,通常这部分成本会传导至消费终端。
  分项数据
  日本2月剔除国际运输的企业服务价格指数月率增长0.4%,前值修正为下降0.5%。
  日本2月剔除国际运输的企业服务价格指数年率增长0.5%,前值增长0.3%。
  日本2月剔除国际运输的企业服务价格指数升至95.8,前值修正为95.4。

  ◆新加坡: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周三(3月26日)公布数据显示,经季节调整后,新加坡2月工业产出月率转为大幅增长,年率增幅也迅速扩大,受电力及药品产出提振。
  数据显示,新加坡2月季调后工业产出月率增长6.2%,远强于市场预期及前值,此前市场预期增长4.0%,前值由下降8.1%修正为下降7.8%。
  新加坡2月工业产出年率增长12.8%,基本符合预期但远强于前值,此前市场预期增长12.9%,前值由增长3.9%修正为增长4.4%。
  其中,新加坡2月电力产出年率增长14.8%,药品产出年率增长20.2%。
  新加坡2月剔除生物医学产品的产出年率增长11.2%,前值增长4.2%;季调后产出月率增长3.8%,前值下降7.7%。

[1][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