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集团员工张博礼的“矿山梦”

2014年03月21日 11:4 585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找一个环境好、待遇高的单位,然后干一番事业,有一番作为。”这是张博礼曾经怀揣的梦想。
  “走进千米井下,整天与矿石、矿工打交道,梦想难道要在此夭折吗?”刚到龙首矿井下工作时,他这样想。
  “我只有不断磨练自己,才能有更多地担当,才能在矿山这个大舞台上展露风采。”现在,他自信而坚定地诉说着梦想。
  追寻着他的“矿山梦”,让我们走进龙首矿采矿三工区,探访这位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感受他绚丽多彩的追梦历程。
  让时间指针回转到2005年,这一年,张博礼从部队复员后,进入了龙首矿采矿三工区工作,成为了当时采矿一班中最年轻的员工。
  “新奇、紧张、失望、动摇。”谈及刚到矿山参加工作的感受,张博礼用了这样几个词语。
  初到矿山时,矿山的一切都让张博礼感到新奇,而第一次下井后却让他想到了动摇。
  “看不到阳光的井下让我很茫然,这就是我将要施展抱负的地方吗?”第一次下井后的那个晚上,张博礼彻夜未眠。井下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他看不到未来的方向。
  采矿三工区的领导很快发现了张博礼的思想“苗头”,随即把他和同时分来的几个工友召集在一起谈心交流,讲龙首矿的发展历史和金川集团的未来前景,面对面交流,手把手帮扶,让他们这些新鲜血液尽快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发挥所长。
  “矿山采矿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面对领导的信任,我必须尽快提高自己”。 为了不让自己在技术上落伍,张博礼坚持学中干、干中学。平时为了能多学些知识,他每班都跟在师傅身边,给师傅打下手;为了答疑解惑,他反复琢磨,任汗水一遍遍打湿工作服,一件灰扑扑的外套、一个皱巴巴的记录本成了他工作状态。渐渐地,班组管辖范围内的设备设施、各种型号、参数,他都烂熟于心如数家珍。
  “要让大家认可,只有通过实干,只有用成绩来说话,从长远看,每一次挑战都是一个圆梦的过程。”张博礼开始了新的挑战。
  在工作中,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眼勤、腿勤、手勤,及时掌握工作面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急、难、险、重活他带头干。
  随着矿体的逐步延伸,张博礼所在的采场是目前东采区面积最大的一个。这个采场不但回采面积大,而且每层都要向上盘延伸,层层增加低进路,需要架设木棚子进行回采,劳动强度大。干这样的采场,没有一股子实干精神不行。
  有一次,一条进路出现了冒顶,有人提出,冒顶区开采矿石风险大,劳动强度高不回采了。但班长张博礼认为办法总比困难多,他主动提出采用喷锚网和架设木棚支护的方法,经过一番奋战,多回采富矿500吨,含镍金属10余吨,而且为下一层回采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近三年来,这个班通过实干,在回采条件差的地段累计增加回采面积1100多平米,增加矿量19000多吨,增加镍金属量3456吨。张博礼也先后获得金川集团公司“先进生产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组长”等多项殊荣。
  一位普通的矿山“追梦人”,甘于扎根矿山,奉献矿山,把汗水和真诚挥洒在了千米井下,用汗水去浇灌梦想,用双手为梦想着色,去实现一个个梦想……

责任编辑:金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