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学领域最权威的国际三剑客

2014年03月21日 9:39 979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最年轻的“剑客”:SGA
  SGA是“应用矿床地质学会(Society for Geology Applied to Mineral Deposits)”的英文简写,是矿床学三大国际组织中最“年轻”的一个。SGA是由欧洲的地质学家成立的学术组织,其成立的初衷是加强欧洲国家地质学家的联系及欧洲与美洲地质学家的对话。
  据了解,毛景文研究员曾任SGA协会理事(2002年~2009年),并在北京组织主办了第八届SGA会议(第八届国际矿床地质大会)。来自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范宏瑞研究员曾在2008年~2010年期间担任SGA亚洲区副主席,来自中国地科院地质研究所的侯增谦研究员曾在2011年~2013年担任SGA亚洲区副主席,来自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陈华勇研究员现任SGA亚洲区副主席(2014年~2016年)。
  其实,说SGA“年轻”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上世纪60年代中叶,经济地质学在当时的欧洲已成为一门迅速发展的学科,从事这个行业的专家学者亟需通过会议、出版物和联合活动来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因此,应著名地质学家G. C. Amstutz教授的邀请,来自欧洲多国的矿床学家于1965年6月聚集在联邦德国海德堡,决定成立SGA,并创立了一本名为《Mineralium Deposita》的杂志。同年11月,刚成立的SGA派出科学家小组与SEG建立了联系,从那时便开始探讨这两大组织的合作问题。
  SGA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加强与其它学术组织尤其是SEG、IAGOD等之间的合作,共同组织学术会议,几乎每年都会举行一次全球性的学术活动。国际矿床地质大会便是矿床学领域中由SGA主办的最富盛名的国际会议之一。
  从1991年起,SGA的学术年会改为每两年举行一次,并且正式命名为“国际矿床地质大会”,当年举行了改制后的第一次会议,但之后的举办地仅限于欧洲国家。2005年对于SGA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年份,这一年SGA有史以来第一次把国际矿床地质大会放在欧洲以外的国家举行,而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2005年8月,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的6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第八届国际矿床地质大会上共同研讨“缓解全球性资源紧缺的局面,当务之急是寻找新型的和非传统的矿产资源”这一主题。时任SGA主席、美国地质科学家David Leach博士当时表示:“SGA第一次把大会放在欧洲以外的国家,这一变化的意义在于——SGA开始致力于扩大国际参与以及矿床研究和勘查的全球化。”

[1] [2] [3]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