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国际消息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4年03月18日 15:25 2044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全球汇市:
  ★欧元区通胀数据基本符合预期
  ★美国2月工业生产月率高于预期
  ★关注明日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
  时段内消息面非常平静,非美货币基本维持窄幅震荡走势,日内风险货币整体反弹,商品货币走势较为强劲。
  欧洲时段公布的欧元区通胀数据好坏参半,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年率终值意外下修,不过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月率终值大幅转好,数据公布后,市场反应平淡,相对于此前对通胀数据的敏感性,市场似乎已经开始将欧元区通胀逐渐稳定纳入预期之中,因此,如上周五所讲,如无意外极端数据,未来欧元区的通胀数据对汇市的影响可能逐渐转弱,在欧元区逐渐远离债务危机的现在,随着数据暗示经济缓慢复苏,通胀数据暗示未来需求逐渐企稳,短期以内,欧元区自身似乎缺乏突破口,汇市可能需要寻找新的焦点。
  以目前来看,美联储利率决议显然不是市场所需要的焦点。从目前来看,美联储极大可能保持目前的购债规模缩减速度不变,市场也逐渐接受这一政策变化,稳定的预期也难以带来意外的冲击。实际上,近期市场似乎逐渐进入了空白期。此前曾经引领市场的焦点如欧元区通胀疲软,商品国家通胀疲软以及美国寒冷天气等,均逐渐淡出市场的视野,忽然发现,似乎一切如同轨道般进行,没有意外的市场往往会趋于平静。如果按照目前平静的状况发展,风险货币可能会继续稳步上涨,或者维持震荡,以反映市场平稳的情绪以及对于全球经济逐渐复苏的预期。不过显而易见的走势往往是错的,现在的市场给人的感觉,并非往年夏季走势中的趋势延续,而更类似于山雨欲来风满楼前的宁静,这么说似乎有些耸人听闻,不过在看似一切均很美好的时候,适当的规避风险一般没有什么错。


  ◆纽约汇市:
  日圆走软,欧美对俄制裁不严厉缓解市场忧虑 

       *短期日圆避险买盘被出脱
  *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实施制裁
  *欧元走强未受俄罗斯危机影响,被视为避险货币
  避险的日圆周一普跌,因投资者认为在克里米亚地区投票支持加入俄罗斯后,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和乌克兰官员的制裁并不严厉。
  美元也走低,美元指数在纽约汇市午后的交易中回落0.13%,报79.345。
  “市场认为形势并不是很糟,”WorldWideMarketsOnlineTrading的首席市场策略师JosephTrevisani表示,“未见任何做空欧元的迹象。如果制裁很严厉,例如是针对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市场将会出现欧元卖盘,因为欧洲能源供应的替代来源并不多。”
  尽管投资者并未排除俄罗斯与乌克兰局势再度紧张的可能性,但很多市场人士预计,不会波及主要市场。乌俄两国未发生军事冲突,也让投资者松了口气。
  在周日进行的公投中,超过95%的克里米亚民众投票支持加入俄罗斯,西方国家和乌克兰拒不承认公投结果,他们声称公投存在舞弊行为,不合法。
  公投结果公布后,美国周一宣布对11位与俄罗斯军事出兵克里米亚有关的俄罗斯和乌克兰官员实施制裁。美国命令冻结这些官员在美国的一切资产,并禁止其入境。
  另外,在克里米亚周一申请加入俄罗斯后,欧盟也将对21位俄罗斯和乌克兰官员实施冻结资产和禁止入境等多项制裁。
  “制裁看似并不是很严厉,”WestpacSecurities的高级汇市策略师RichardFranulovich表示,“而且,他们预期周日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如军事冲突等并未发生。”
  纽约尾盘,美元兑日圆上扬0.3%,报101.66日圆,在连跌四日后反弹,之前投资者因担忧俄罗斯-乌克兰危机而买入日圆避险。
  欧元兑日圆也攀升0.5%,报141.51日圆。欧元兑美元上涨至1.392美元,尽管数据显示,欧元区通胀回落,为欧洲央行印钞支持经济提供了最新的论据。
  自上周四以来,欧元一直在距离1.3967美元左右的两年半高位不到一美分的水平交投,因欧洲央行总裁德拉吉对欧元强势表示担忧。
  “我们看到数据和欧洲央行官员的言论都有了一些明显的变化,这应该对欧元不利,不过,欧元并未大幅走软,”荷兰合作银行的汇市策略师JaneFoley表示。
  “我越发感觉到欧元正表现出避险货币的特质。例如,如果资金流出东欧,最先流入的市场之一很可能是欧元。”
  另一种避险货币瑞郎周一表现也很挣扎,因风险意愿改善。欧元兑瑞郎上扬0.2%,报1.2159瑞郎。


  ◆新兴市场汇市:
  巴西雷亚尔基本持平,智利披索攀升0.5%
  巴西雷亚尔周一基本持平,哥伦比亚和墨西哥披索均小幅走强。智利披索兑美元上扬0.5%,受助于铜价上扬。铜是该国主要的出口商品。
  巴西利率期货收益率全线小涨,因央行周度调查显示,经济学家将年底通胀预期从一周前的6.01%上调至6.11%。
  “从短期来看,通胀前景恶化,且部分市场人士对政府的财务状况存疑,”BGCLiquidez的首席经济学家AlfredoBarbutti表示。
  巴西社会保障部部长周一告诉当地报纸ValorEconomico,政府将今年的社保缺口低估了约100亿雷亚尔(43亿美元),令人们质疑巴西实现今年财政节省目标的能力。
  兰特兑美元走软,市场静待关键数据和美联储会议
  南非兰特兑美元周一小幅走软,但限于狭窄区间内,市场静待本周稍后南非公布关键数据,以及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美联储)举行政策会议。
  1508(格林尼治时间),南特兑美元报10.7280兰特,较上周五纽约汇市收盘价低0.5%。
  本周南非将公布2月通胀数据和1月零售销售数据,这将是兰特面临的主要风险。
  美联储将在3月18-19日举行政策会议,会上可能草拟最终升息的计划。
  一位交易员称,未来几天兰特应在10.67-10.82的区间内交投。
  韩元小升但仍陷于窄幅波动,乌克兰局势引人关注
  韩元反弹走势受到顽强压制,因美国和欧盟即将对俄罗斯展开制裁的警告令投资者保持谨慎。
  市场人士表示,他们亦在关注中国央行周末宣布扩大人民币交易波动区间后,人民币的走软情况。
  韩国另一位交易员称,韩元早盘受到人民币走势的影响,但预计周一不会有大的波动。
  澳元和新西兰元兑日圆整理跌势,兑美元展现韧性
  澳元和新西兰元兑美元周一在克里米亚局势紧张情况下仍持稳,但兑日圆整理跌势,因避险投资者追捧传统避险货币。
  澳元兑日圆报91.47日圆,之前在六个交易日下跌逾3日圆。技术支撑位在90.53日圆左右。
  新西兰元兑日圆跌至86.44日圆,自上周创下的六年高位88.32回落。日圆是明显的赢家,因克里米亚公投压倒性支持脱离乌克兰,引发制裁俄罗斯的说法。
  澳元兑美元明显展现韧性,此前下测无果。
  澳元/美元最新报0.9029,盘初一度跌至0.90下方。上周在强劲国内就业报告出炉后曾高见0.9104。
  “这次,澳元似乎再度让批评声音落空,”澳洲国民银行策略师RayAttrill说。他说在0.90美元下方企业及机构帐户没有跟进,澳元空头被轧平。
  汇市投机客对澳元仍看空。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数据显示,上周澳元净空头仓位超过40,000口。
  Attrill预计澳元将继续交投在0.89-0.91之间,受到克里米亚情势影响存在下行风险。
  阻力位在0.9050美元,交易员称上方有一些停止单。
  亚洲另一大焦点是人民币。中国周一起扩大人民币波幅至2%,表明中国人行在明确利率市场化的时间表后,加快了“汇率锚”放松步伐,有助于扩大货币政策的施展空间。
  新西兰元守在0.8540美元附近,克里米亚情势及中国经济疑虑仍是主导因素。
  新西兰元短线支撑位在0.8510左右,第一道阻力在周五高点0.8564美元。


  ◆人民币:
  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收创近11个月低位,短线看空氛围趋浓 

       *人民币即期大跌279点,收创近11个月低位
  *中间价小幅走升
  *客盘购汇及止损盘较多
  *6.20将成短线关键点位
  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周一收盘大跌279个点子,创出近11个月低位。大量客盘购汇及止损盘一齐涌出,推动汇价在午盘进一步扩大跌幅,全天几乎呈单边下跌走势,短线市场看空氛围趋浓。
  市场人士表示,中国央行决定本周起将即期日波幅扩至2%,虽没有给出方向性指引,但境内企业和银行对人民币短线走势大多较为看空,这股力量在盘中得到了集中爆发,短线须关注6.20的关键点位。
  “今天购汇盘很强,(美元)几乎是畅通无阻地上去了,几家大行在一直在买,止损盘的出现也进一步加剧了(美元)涨幅,”上海一家股份行的交易员表示。他并称,感觉盘中央行还是在买(美元),但不知道买了多少,本来客盘的购汇就很多,一些机构也有意隔夜做多美元,各种力量综合起来,价格就上得很猛了。
  另一位股份行交易员表示,短线的一个关键位置在6.20,一旦该点位被击穿,市场走势可能会更趋激烈。“如果6.20不破,可能还会稳一下,如果6.20被击穿,那么大家可能会真的一窝蜂开始看空人民币,当然央行也会适当把握这个尺度。”
  他表示。中国央行决定自3月17日(周一)起,中国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市场期待已久的人民币扩波幅靴子终于落下,尽管幅度略显保守,但亦表明央行在明确利率市场化的时间表后,加快了“汇率锚”放松步伐,有助于扩大货币政策的施展空间。
  渣打银行表示,央行放宽人民币的举措虽在意料之中,但伴随着年初中国宏观数据较预期疲弱,该行下修第二及第三季对人民币预期,但年底升破6.0的预估不变。一国有银行交易员亦指出,扩大波幅这一政策让双向波动的市场基础将更为扎实,市场的力量在汇率决定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全球汇市方面,欧元兑美元周一下跌,并回吐兑日圆的涨幅,因部分投资者担心欧元区2月通胀数据终值可能下修,令欧洲央行继续面临进一步放宽政策的压力。

[1] [2] [3] [4] [5] [6] [7] [8] [9][10] [11] 下一页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