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推进矿产资源规模化现代化开发

2014年03月10日 9:31 453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西安市在加强矿产资源管理中,近年来采取压小上大,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投入进行技术改造,提升科技含量,改进生产工艺,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开发利用水平,近日,西安市国土资源局召开推进矿产资源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开发利用现场会。与会人员考察了长安区东部新型建材基地新近投入试生产的两座现代化新型制砖企业建设情况和现代化生产流程。

长安区东部新型建材基地是长安区政府为贯彻《西安市砖瓦粘土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在关闭西部平原69家小型砖窑的基础上,于2011年在魏寨街办塬区建设的环保新型节能砖瓦建材生产基地,打造全国首家新型建材企业聚集区。该基地属于《西安市砖瓦粘土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划定的适度开采区,利用八里塬丰厚的粘土资源连片开发,规划用地1563亩,规划砖瓦粘土采矿权15个。基地建设严格准入制度,要求企业最低投入不低于2000万元,必须采用隧道窑烧结工艺,年生产能力折合标砖6000万块以上,烟尘进行脱硫处理排放符合国家环保要求。长安区投入5100多万元为基地建设了5公里长的“建材路”和高压配电网;国土长安分局为基地调整允许建设区525亩,有条件建设区1038亩,通过了市国土局预审;根据矿业权设置方案的程序,市国土局完成了15个拟设采矿权的储量核实、价款评估并组织专家评审通过。2012年8月,基地一期8个采矿权在陕西省矿业权交易中心挂牌出让,6家企业竞得采矿权;国土长安分局为6家企业下达了划定矿区范围批复,市国土局组织专家评审通过了6家企业编制的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和环境恢复治理方案。2013年9月,基地二期5个采矿权挂牌出让,3家企业竞得采矿权。目前,7家企业开始建设,总投资超过1.7亿元,其中两家企业已进入试生产阶段,每家企业年产折合标砖均超过1.5亿块。待基地全部建成后,其产能与长安区原有100多家传统砖窑产能持平,而且可节约耕地约7600亩,彻底改变传统轮窑烧砖存在的取土和晾晒砖坯占地面积大、生产工艺落后、安全无保障的问题。

通过考察,与会人员身临其境感受到矿产资源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开发利用的最新发展状况,以此来促进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改革创新,促进管理意识、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的转变,最主要是观念转变。目前,临潼区也已建成1座现代化制砖建材企业,实现工厂化生产,年产1.5亿块标砖,比改造前减少占地50余亩,产量提高4-5倍。

在加大对砖瓦用粘土开发利用进行整合的同时,西安市还在建筑石料开采方面,大力支持户县筹建年产300万立方的现代化采石企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力促该项目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矿山”。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