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国际消息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4年03月07日 14:55 1803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亚洲经济:
  ◆韩国: 
 

       周三(7月3日)公布的韩国零售业调查显示,对第三季景气的信心为一年多来首次反弹至正值区间,但近期公布的一连串经济数据凸显韩国经济复苏脆弱。
  大韩商工会议所(KCCI)在声明中表示,7-9月零售业景气指数(RBSI)升至105,自去年第三季以来首次高于中性水准100。
  该指数上次高于100是在去年7-9月一季,周三公布的数据为2012年第二季以来最高,当时亦为105。
  零售业者预计今夏前景喜人,估计学校暑假期间销售上升,网店和百货店对未来三个月的前景展望最为乐观。
  本周公布的数据显示,韩国外部需求仍维持低迷,6月出口较上年同期下滑0.9%,为2月以来首次下降。
  国内消费也一直是韩国决策者的心中隐忧,6月通胀率仍处于14年低点,而国内消费仍未真正回暖。
  另外韩国6月制造业活动为五个月来首次萎缩,因出口订单下降,暗示该国复苏道路上阻力重重。
  大韩商工会议所表示,此项调查的数据来自6月3日至20日期间在韩国六个主要城市调查的943家零售企业。


  ■欧洲经济:
  IMF施压欧洲央行,要求在降息的同时LTRO或实施QE政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三(3月5日)呼吁欧洲央行(ECB)在降息的同时,采取通过长期再融资操作(LRTO)或启动公/私资产购买途径向银行系统注入更多流动性。
  IMF欧洲部门主管RezaMoghadam撰文称,包括欧元区通胀率偏低在内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为欧洲央行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提供了相当宽广的空间。
  IMF欧洲部门副主管RanjitTeja和资深经济学家PelinBerkmen也在上述博客中表示,欧元区通胀率非常低,这可能让那些以净储蓄为首的部分重要人口从中受益,但在当前负债累累的大背景之下,通胀率偏低恐怕会损及欧元区复苏之路,对那些破碎程度突出的欧元区成员国尤其如此,因为低通胀率会冲击那些国家降低债务、重拾竞争力和解决失业问题的努力。
  上述三位官员认为,欧洲央行必须确保其政策在扭转通胀下行问题和防范陷入通缩困境上是平行的,因此,欧洲央行应当考虑进一步降息,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设法通过具有针对性的LTRO或量化宽松(QE)政策来有效地扩大其资产负债表。
  此前,IMF主席拉加德(ChristineLagarde)曾在周一(3月3日)表示,IMF发现欧元区存在在更长周期内存在低通胀率问题的可能性,欧元区各成员国央行必须准备采取行动,进而不至于让刚刚崭露头角的经济复苏脱轨。
  值得一提的是,欧洲央行即将在周四(3月6日)举行货币政策会议。一直以来,欧洲央行都试图在中期内将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率升幅(即通胀率)控制在略低于2.0%的水平;但时至今日,欧元区通胀率已经连续五个月低于1.0%。


  欧洲央行宣布维持利率不变焦点转向德拉基讲话
  欧洲央行(ECB)周四(3月6日)宣布维持当前指标再融资利率0.25%不变,央行同时宣布维持隔夜贷款利率在0.75%不变,并持存款利率在0%不变。
  央行利率决议公布之后,欧元/美元最高上探1.3761。
  欧洲央行已经连续三个月维持利率不变,在欧元区通胀持续处于低水平的情况之下,央行正面临外界越来越大的压力。不过,周三公布的欧元区PMI和零售销售均表现强劲,这或将增强欧洲央行对于经济复苏的信心。
  在观察一个月的经济数据之后,央行行长德拉基(MarioDraghi)可能已经掌握了全部所需的信息,而强于预期的产出和通胀数据以及经济信心的回升料将增强德拉基对于整个欧元区的经济走势的信心。
  此前,一份对54名经济学家的调查则显示,受访中40位专家预计欧洲央行将会维持再融资利率于0.25%,6人预计央行将下调利率至0.15%,还有8人预计央行将下调利率至0.10%。
  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的资深市场经济学家ElwindeGroot表示,“目前来看,通缩威胁还不足以迫使欧洲央行动用其最为激进的政策工具(如QE)。”
  在稍后的北京时间21:30,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将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场对于他将传递何种论调极为关注。

[1] [2][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