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通报2013年度地质勘查成果
——全省2013年实施130项矿产资源勘查项目
2014年02月26日 9:51 11505次浏览 来源: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 分类: 重点新闻
四、地质灾害、地质环境和地下水调查评价
海南省开展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和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等项目48个,共投入经费1841.28万元(勘查经费投入结构见图4),其中:中央财政资金608.2万元,地方财政资金432.4万元,社会资金800.68万元(见附表6)。分类项目实施情况见下述:
(一)水文地质调查评价
1、水文地质调查。本年度实施水文地质调查3个,共投入各类地勘经费301.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300万元,地方财政1.5万元):(2)投入地方财政资金1.5万元继续开展海南省(西北部地区)省级地下水监测网点改扩建,2013年共验收监测井86个,成井深度13992m;(2)继续开展海南国际旅游岛地下水资源潜力调查评价,调查面积6100 km2;(3)投入中央财政资金300万元继续开展海南国际旅游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评价,完成面积300 km2,完成了清澜港幅、三江市幅、铺前市幅1:5万遥感解译、地面调查410km2,完成水文地质钻探1126m、工程地质钻探1000m。
2、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海南省已完成1:25万海南省地下水污染现状调查33900km2。
本年度实施1:5000万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项目1个,投入社会资金120万元开展福山油田凹陷区地下水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完成1:5000水文地质测绘调查工作,面积247km2,1:10000水文地质测绘调查工作,面积60km2,地下水监测井32个,地下水动态监测384点。
本年度实施1:5万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项目1个,投入社会资金150万元开展全国(海南省)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调查面积496km2。
3、其它类别。投入地方财政资金105.7万元实施海南省地下水动态监测,至2013年底,全省现有地下水动态监测点38个(海口地区33个,其他地区5个),其中国家级监测点11个,省级监测点27个。监测面积约1140km2。投入中央财政资金18.2万元继续开展2013年国家级地质环境监测与预报,完成面积1140 km2;
(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本年度实施环境地质调查评价3个,共投入各类地勘经费290万元,全部为中央财政资金:(1)1:25万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项目1个,即投入中央财政资金140万元开展海华南西部滨海湿地地质调查与生态环境评价;(2)1:5万矿山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估项目1个,继续开展海南省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调查面积1100 km2;(3)1:5万国家重大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与评价项目1个,即投入中央财政资金150万元继续开展海南岛活动断裂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调查面积300 km2。
(三)地质灾害调查
(1)本年度实施海南省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2个,投入地方财政资金共265.2万元。投入地方财政资金156.1万元开展海南省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第一批(五指山、保亭)项目,调查面积2298km2;投入地方财政资金109.1万元开展海南岛1∶5万地质灾害评细调查第一批项目(陵水)项目。
(2)本年度实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32个,投入社会资金180.68万元。
(四)其它类别
(1)本年度实施1:万地热资源调查评价项目2个,地方出资开展海南省三亚市半岭地热田热矿水可行性勘查,完成面积6km2;开展海南岛西南部裂隙型地热资源勘查评价。
(2)本年度实施1:5万地热资源调查评价项目1个,投入社会资金350万元,开展海口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完成1:5万水文地质调查面积550km2,其中,重点调查区177km2,井温测井20000m,完成钻探550.7m/5孔,其中包括2组抽水回灌试验,3组现场热响应试验。
(3)开展其他地热资源调查评价1个,即海南岛东北部裂隙型地热资源调查与评价项目,完成面积10900 km2。
(五)主要项目介绍
1、海南国际旅游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评价。此项目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地质环境保障工程”的调查评价专题之一。设计的实施时间为2010年—2015年,本年度投入中央财政300万元。全面完成了野外钻探工作,咸淡水研究钻孔剖面施工完成,并开始了前期地下水位监测;基本查明了清澜港幅地下水类型和含水层特征、化学特征,岩土体类型及主要岩土体工程地质参数、软土分布及工程地质特征;已完成2011年数据分幅建库,2012、2013年调查数据的录入工作也已完成;对琼北盆地海口地区图件按图幅进行分割,并对5个图幅进行了修编。
2、海口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本年度投入地方财政350万元,已完成1:5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面积550km2,其中重点调查区177km2,井温测井20000m,完成钻探550.7m/5孔,2组抽水回灌试验,3组现场热响应试验。
取得的主要成果:(1)基本查明了海口市区范围内200m以浅含水层结构及其水文地质参数。(2)、查明了重点研究区的回灌情况。(3)基本查明了海口市160m以浅各类地层的不同埋藏的岩土物理性质及岩土体热物性参数。(4)通过对地下水水温、水位及200m以浅的不同深度的地温动态监测,为划分地层变温带、恒温带及增温带提供了依据,也为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适宜性划分提供了依据。(5)海口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
3、海南省(西北部地区)省级地下水监测网点改扩建。该项目资金由省财政投入,总资金2059.6万元。在海南省西北部地区——琼北自流盆地新建87个省级地下水监测点。其中海口地区(含澄迈县老城镇)58个,临高县临城镇13个,洋浦经济开发区16个,设计钻探总进尺16930m。主要监测火山岩潜水、第1、2、3+4层承压水,监测采取自动监测、自动传输数据的工作方式。在2013年共验收监测井86个,成井深度13992m。其中海口地区(含澄迈县老城镇)56个、临高县临城镇12个,儋州市洋浦地区18个。项目累计完成监测井验收92个,累计成井深度14858m。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