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子兵法》看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2014年02月25日 15:9 4958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重点新闻
《孙子兵法》是一部古老而神秘的兵家经典,被誉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至今已流传2500余年。事实上《孙子兵法》的影响早已超越单纯的军事领域,在政治、外交、经济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为人们从事非军事领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着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孙子兵法》的很多观点对我们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快速实施也是非常有益的。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是在世界经济短期内难以全面复苏,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多,矿产资源需求仍在持续上升,矿产资源价格继续高位振荡,而国内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矿产资源利用粗放、损失消耗严重,以及深化地勘单位改革等综合因素制约下,为实现新的找矿重大突破,快速找到矿、快速找到大矿,有效提高我国矿产资源供给的保障能力,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和产业支撑而制定的地质找矿宏观策略。
仔细研读《孙子兵法》,有助于启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指挥者”的思路,更有助于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贯彻执行,并确保整个战略行动的实现。
一是要精于管理。《孙子兵法》说:“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这就是说,影响战争胜负的有道、天、地、将、法。对应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那就是影响战略行动胜负的有人心、规律、环境、人才、规则。所谓人心,就是团队管理,只有上下一心,才能形成合力。规律,则是地质规律和市场规律,找矿离开地质规律和市场规律,那就等于庸医治病。环境,就是现实的环境和形势,包括国内外政治、经济、市场供需状况、国家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等环境形势。人才,就是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必须要有适当素质的地质工程技术人员的广泛参与。这里的素质包括智力、诚信、自律、仁爱、勇于冒险等。只有具有一定的素质才能完成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规则,就是行为规范和岗位守则。
二是要造就奖励机制和速战速决。《孙子兵法》说:“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贷也。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又说:“故兵贵胜,不贵久。”还说:“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这就是说,要使官兵奋勇杀敌,就要激励部队的士气;要使官兵勇于夺取敌人的财物,就要奖励他们。因此,在车战中,凡是缴获敌人战车十辆以上的,要奖励首先夺得的人,且将我军的战旗插在缴获的战车上。用兵作战贵在速战速决,不宜拖得太久。军队投入战斗时士气旺盛,过了一段时间士气就疲怠,到了最后就士气衰竭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也应如此,建议出台相应的奖励机制,对找到一定规模矿床的第一人实行奖励,并对其团队进行授旗(授予“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先进集体”)奖励,同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不能恋战,而应采取速战速决的方式,久拖只会造成大量不必要的投资和资源的浪费,百害而无一益。
三是不拘于形式,而是更加注重实际。《孙子兵法》说:“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无恒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又说:“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这就是说,用兵打仗没有固定刻板的模式,每次作战的方法都是不重复的,而是适应各种形势,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制定变化无穷的作战方法。能在不同情况下取胜的用兵者,才是真正的用兵如神。将领能够通晓根据作战地形的优势因地制宜,才能知道如何用兵。对于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来讲,不能事先设置更多的找矿模式。因为找矿如同相马,如果按图索骥,那么可能一无所获。世上本来也没有固定的找矿模式,或许矿床存在很少的相似点,但这些相似点也多是在真正确定是矿床后,人们总结出来的。在确定是矿床前,很少有人能够按照已成模式套合的。因为矿产资源富集区没有重复的可能,所以也很少听说过哪位理论工作者能够以自己发现的模式直接找到下一个矿床。而更多的是那些长年在野外实践中摸爬滚打的地质工作者,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有可能找到矿,更有甚者是那些当地的百姓首先发现矿。
四是爱惜人才,并重用人才。《孙子兵法》说:“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谿;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惧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这就是说,对待士兵如同对待婴儿,那么士兵就可以和将领共赴患难;对待士兵如同对待爱子,那么士兵就可以和将领同生死。但是,如果厚待而不能使用,溺爱而不能命令,违法乱纪也不能严肃处理,这样的军队就像娇生惯养的孩子,是不可以用来作战的。人都是有感情的,你对他好,他自然不会忘记,甚至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你所用。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人才,更要爱惜人才,重用人才。只有千千万万的人才勇于担当找矿重任,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