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危”中生“机” 博赛矿业“虎口夺食”

2009年11月06日 9:29 421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10月以来,重庆世贸大厦47层,迎来一波接一波的特殊客人———媒体记者。
  这里是一家重庆本土企业———博赛矿业集团的总部,媒体密集造访的缘由是:博赛“虎口夺食”,在澳大利亚企业力拓的手中,拿下了位于加纳的一处冶金级铝土矿80%的股权。
  重庆市外经贸委主任李建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今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际资本输出减少等因素影响,我市外经贸也未能独善其身,部分指标出现下滑,“但,我市大力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外经贸已在‘危’中生‘机’。”
  走出去!走出去!
  金融危机尚未见底,渝企就坐不住了,纷纷选择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扩张。
  博赛矿业董事长袁志伦说:“当国内的空间越来越有限时,只有到海外寻求资源。”“走出去,不管是民企、国企,还是外企都在同一个起跑线,比的是实力、经验和努力程度。”
  袁志伦的胆量,还来自此前尝过的甜头。2006年,当时蜗居南川的博赛矿业,以6000万美元购下了欧迈矿业公司圭亚那铝矾土矿山,由此获得了约2亿吨价值超过200亿元的优质铝矾土资源,相当于中国已探明储量的1/5。
  凭借在圭亚那的优异表现,博赛与力拓公司一起,受邀参与位于西非加纳的冶金级铝土矿股权的竞买。“在和包括一家位于瑞士的矿业巨头竞争后,我们最终再次胜出。”博赛矿业一负责人称,走出去了就能开辟一块新的天地。
  “支持企业走出去,是重庆扩大开放的一项重要内容。”李建春说,对此,市委、市政府对此给予了不遗余力的添柴加火。早在今年初,我市完善出台相关政策,增加了对重庆海外并购项目贷款贴息支持,并大量举办“走出去”业务政策培训等,大大增强渝企“走出去”的信心和能力。市外经贸委进行的调查显示,“走出去”已成为企业共识。
  值得一提的是,“抄底”资源性矿产,已成为渝企“走出去”的一条重要路径。早在去年10月金融危机刚爆发时,博赛矿业集团就已联合宗申、力帆、南方集团、隆鑫、重钢、重庆五矿机械进出口公司等企业成立国际矿产开发协会,“抱团”到全球各地寻找矿产资源。“如今,效果已开始凸显。”市外经贸委外经处处长周才儿告诉记者。
  此外,前三季度,我市还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项目57个,合同额8.61亿美元,同比上升2.9%,营业额2.94亿美元,同比上升33.2%,新派往国外6347人,同比上升27.9%,目前在国外人数达17921人,同比上升24.1%。
  国际资本将密集入渝
  “走出去”对应的是对外经济合作,而衡量一个地区外经贸运行质量的另一条腿———利用外资,同样也开始在重庆触底反弹。
  李建春在分析1至9月的外经贸运行状况时,曾用“形势依然严峻”予以描述,其中他最为担忧的,莫过于“引进来”效果不佳,吸引外资的金额同比下降。依据是:今年以来,受国际环境影响,前三季度全市利用外资项目143个,实际使用外资15.64亿美元。而2008年,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7亿美元,是2007年的2.5倍。
  但外界也有不少疑惑的目光投向重庆:在剩下不到3个月的时间,这座志在引领内陆开放的城市,将给出什么样的答卷?
  10月29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国际服务贸易高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时给出了答案:重庆全年的到位外资将达到35亿-36亿美元,可望一跃成为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到位资金排名第一的地区。
  那么,将近20亿美元的差额从何而来?
  “大量的外资项目将在今年底密集落户,重庆已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担负千斤重担,李建春底气十足。
  他透露,目前,全市重点在谈外资项目约250余个,涉及制造业、化工医疗业的一大批重点在谈项目,正在稳步推进过程当中。
  而今年以来,我市已成功引进了贝卡尔特投资轮胎钢帘线项目、林德集团投资的特种气体项目、香港恒益集团投资的水产养殖项目、香港垣登集团投资的农业开发项目、谈石基金投资的基金项目等。
  记者了解到,为扎实推进项目落地,市委、市政府专门进行了任务分解。如市外经贸委负责落实16亿美元,包括现有合同外资转化、外商投资企业增资和新推外资项目;市金融办负责落实金融领域利用外资4亿美元,包括金融资产出让、私募基金引入和新批外资金融机构;市国资委负责引进外资6亿美元,主要包括存量国有资产出让;市国土房管局负责引进外资6亿美元,主要包括房地产吸收外资等。
  李建春深信,剩下的两个多月,将是重庆收获的季节。

责任编辑:王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