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2013(八):有色行业博弈市场

2014年02月13日 10:9 1096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采选业利润大降值得警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4029万吨,同比增长9.9%,增速同比加快0.6个百分点。电解铝产量2205万吨,增长9.7%,减缓3.5个百分点;铜产量增长13.5%,加快2.7个百分点;铅产量增长5%,减缓4.3个百分点;锌产量增长11.1%,2012年同期为下降5.6%。氧化铝产量增长14.6%,加快3.7个百分点。
  2013年国内外市场主要有色金属价格总体震荡回落。2013年12月份,上海期货交易所铜、电解铝、铅、锌当月期货平均价分别为50727元/吨、14257元/吨、13910元/吨和14871元/吨,比11月下降2.3%、1.2%、2.6%和0.9%,同比下降10.4%、6%、7.8%和1.1%。
  2013年,有色金属行业实现利润2073亿元,同比下降5.9%。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628亿元,同比下降17.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润1445亿元,同比增长0.1%。
  有色金属行业采选业利润的大幅下滑,是近年来比较少有的现象,但是在整个2013年却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和产能过剩、矿山矿石品位下降等一系列原因有关。以铜为例,2013年,随着全球新的铜矿逐步进入产能释放期以及旧矿升级改造投产,全球铜矿供应进入高峰期,增速明显增加并超过精铜产出增速,而这种情况在2014年仍将持续。冶炼厂与矿商的长单加工费显著提高也预示着2014年铜精矿供应继续相对宽松的基调基本达成。中信期货分析师吴锴表示,随着全球铜矿供应大幅增长以及加工费的提高,冶炼企业铜精矿供应相对充足,并且冶炼积极性较高,近两年来持续扩产的新产能利用率逐步提高,这种产出持续显著增长的局面将在2014年持续。并且废铜的供应量可能将有所回升,一方面增加精铜产出;另一方面减少精铜的替代利用水平。
  而被业界诟病的产能过剩问题,目前已经看出国家严格治理的决心。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在发改委召开的2014年宏观经济与政策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2013年10月份,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的指导意见》下发后,各地基本上都停止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新增产能项目,对违规在建的项目也进行清理,叫停了违规在建的项目,未开工的项目也不再开工。一些地方还出台了化解本地区产能过剩矛盾相关的配套政策,有的跟辖区内各地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认真分解淘汰压缩任务与责任。还有一些地方结合大气污染治理,启动了钢铁、水泥、电力、平板玻璃等行业的脱硫脱硝及除尘改造工作。另外,从部门来看,各部门都加大了化解产能过剩的力度,包括国土部、环保部、质检总局等都下发了一些文件,停止核准备案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也停止办理用地预审、环评、岸线使用等手续,规范行业准入,清理项目贷款。总的来看,2013年10月份国务院文件印发后,虽然只有短短的一段时间,但是钢铁、水泥、电解铝和平板玻璃这些行业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产能利用率有所回升,阶段性的效果已逐步显现。
  工信部预测,尽管有色金属总体市场需求难有改观,但是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深入落实和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有色金属深加工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将支撑有色行业平稳运行。然而,我国有色金属冶炼产能过剩、矿山保障能力不足、高附加值产品短缺的“中间大、两头小”的产业链格局短期难以解决,美国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将导致黄金、铜等金属的金融属性走弱,主要有色金属价格可能持续低位震荡。同时,国内电力、环保和人工成本上升较快,企业经营困难短期或难有改变,实现利润可能基本维持在2013年水平。

 

[1] [2] [3][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