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是一种资源浪费

2014年01月30日 10:38 604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有色金属污染,其实就是对有色金属的浪费,没有浪费也就没有污染。” 湖南省有色金属管理局陈超处长在“重金属污染防治国际合作论坛”上,如此注解重金属污染。他重点提出“消化现有污染”,利用有色金属良好的再生性能,达到多次循环利用,体现其良性价值。
  2013年,与重金属有关的新闻层出不穷。原本在课本中的化学元素周期表,随着各种重金属元素在新闻中的出现,成为人们熟悉的生活化学课。这伤不起的课程,带给全社会的不仅是对环境污染的担忧,更成为有色行业发展中不能承受之“重”。
  其实,美国、日本等国在工业发展进程中也频发重金属污染和空气污染问题,也曾经历当前中国所面临的环保问题。在工业进程中任何国家都会出现污染的隐患,我们应该吸取别人的经验寻找到自己的解决办法。在环境治理过程中,环境保护其实不能只依赖法律法规去强制执行,更重要的是改变人的观念,从根本上杜绝污染的源头。目前重金属污染分类明确的8个主要元素分别是:铅、镉、汞、砷、铬、铜、锌。面对这8种我们行业熟悉的元素,作为行业的一员有种“躺枪”的感觉。在资源紧张的时代,这分明是我们的宝贵资源,怎么就成了遭人唾弃令人恐慌的垃圾了呢?
  矛头所指,我们有委屈,我们有心痛,但这并不是一家企业或几家企业的责任,这应该是全行业企业的责任和担当。在产业发展中,得到需求资源的同时理应杜绝资源浪费,从源头控制,将三废变宝,将这些放错地方的资源严格回收,杜绝三废排放,在生产过程中将阻断资源流失与末端治理相结合。在资源紧缺的当下,既防止了资源流失,又尽到了环保责任。
  重金属污染防治,思维转变是关键。我们一方面积极发掘、储备资源,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人民日常生活、国防工业、科学技术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提供重要基础保障。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珍惜现有资源,吃干榨尽力争达到零排放,从源头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短期投入换来长期效益以及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目前全行业达到零排放的企业已经越来越多,成效凸显。不仅经济效益取得成绩,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也赢得了好的口碑,这应该成为全行业学习的楷模,只有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我们才能担起曾经不能承受之“重”,为行业正名。
  “人们只闻到我的味道,却没看到我的价值;企业否定我的过去,更该决定我的未来。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委屈,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重金属该重新被代言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