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规划呼之欲出 概念股或起风云

2014年01月21日 9:44 225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有色市场

  据中证报消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已修改完毕并上报,预计将很快发布。规划明确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战略重点和配套制度安排。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讨论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有关部门根据会议讨论情况作出修改。权威人士表示,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坚持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在农民工市民化方面,将着力推进解决已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和有能力在城镇就业、居住的常住人口市民化问题。
  权威人士表示,未来将建立健全农民工市民化推进机制,建立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分担机制,将采取中央、省、市、企业和个人分担的方式。而国家发改委已明确表示,将围绕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等在不同区域开展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试点。
  此外,在财税支持方面,财政转移支付计算拟更多考虑常住人口因素和吸纳农民工落地因素,以减轻城市承担农民工落户后公共服务支出成本。
  上述权威人士认为,要引导2020年8.5亿左右城镇人口的空间布局,城市群仍将为主体形态,新型城镇化建设将着力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对此,将培育并引导城市群发展,完善大中小城市结构,强化综合运输交通网络的支撑,优化城市群内部的城市分工协作。
  在未来的城市群发展中,我国将注重培育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以及山东半岛、成渝城市群等地区的发展,并在东北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城市群。
  专家预计,一些跨区域的大型城市群建设正在酝酿,未来将出现更多的国家级城市群。而从目前密集召开的地方两会来看,加快推进城市群发展已成各地共识。
  在未来城镇化建设中,人口管理方面拟实行全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取消居住证领取门槛,以居住证为载体,统筹人口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在土地管理方面,将坚持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完善城镇建设用地标准,强化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控制,深化征地制度改革,逐步缩小征地范围,经营性用地将不再由政府直接征地,而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开发商直接谈判地价。同时,严格耕地总量保护。在行政区划创新上,将改革设市模式,启动设市工作,以建成区常住人口为基准,完善设市标准,同时探索大市场、大社会、小政府为框架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建立多元可持续融资体系方面,拟通过地方政府债券、市政债券、城投债、政策性贷款等,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提高地方政府融资透明度,同时,鼓励和推动民间资本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此外,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新增了专门强调建筑质量问题的章节,强化政府监管部门对建筑市场的监管职责,完善建筑市场秩序和制度。目前,在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住房等房地产建设领域出现的建筑质量问题引起了社会普遍担忧,未来将强化对建筑企业的监管。
  中金公司认为,城市建设精细化将逐步拉开序幕,城市道路交通、管网建设、污水及垃圾处理、生态园林四大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发展空间广阔,相关建筑工程、节能环保、特种设备及园林绿化企业将显着受益。考虑到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是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方向,预计随着改革推进、城乡差距逐步消失,大众消费、医疗保健、文教娱乐、旅游休闲等领域打开巨大的需求空间。
  东方证券认为,根据所分析的未来新型城镇化六大支撑(产能合理布局、户籍改革、土地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城市管理升级以及农业现代化),建议重点关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城市管网更新、医疗服务普及、智慧城市的相关布局以及区域经济建设等,还包括农业现代化(包括农田水利建设、农业产业化、机械化等)。
  A股活跃概念股:海螺型材:建筑节能型材龙头企业、嘉寓股份:节能门窗 节能幕墙龙头、太空板业:新型绿色建筑产品 太空板、红宝丽:环保节能高阻燃聚氨酯建筑 保温板、达刚路机:城镇化龙头 公路机械等值得关注。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