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镀企业现状分析 清洁生产势在必行

2014年01月17日 9:16 966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3污泥成了老大难
  处理费用接近2000元/吨,急需污泥减量化技术
  困扰电镀企业的不仅是废水达标排放问题,还有因此带来的污泥处置问题。在电镀废水处置中,化学沉淀法应用广泛,但这种处理方式会产生大量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污泥。按照相关规定,这类污泥需要交给具有危废处置资质的企业进行处置。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在,上海电镀污泥的处置费用已经接近2000元/吨,对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上海市电镀行业“十二五”规划》也提出,“十二五”期间,污泥处置难题将进一步凸显,企业将会受到更大的压力,污泥减量化、金属污泥综合利用技术急需研究。
  王国祥向记者证实,用石灰处理电镀废水的效果很好,而且石灰的价格比氢氧化钠要便宜,但是,污泥产生量更大。有电镀企业曾做过测算,用石灰粉做沉淀,污泥产生量约3公斤/吨废水,若用氢氧化钠做沉淀,污泥产生量约1.5公斤/吨。为了减少污泥处置费用,很多企业只能舍弃石灰。
  “前几年,上海电镀企业废水直排、偷排的现象都存在。现在,企业环境意识在提高,但超标、不稳定达标不是一下就能解决的。一些企业设备很好,但废水产生量与生产有关,生产不稳定,排放浓度也不稳定,不同时间段产生的废水浓度、流量是不一样的,而废水处理时的药剂添加依靠人工进行,有时候很难控制。”王国祥说。
  做好常规处理的同时,配备废水储存池同样非常重要。以前,电镀废水都是经过常规处理后直接排放,即使在末端发现超标也束手无策。如果配备了储存池,可在发现超标后,将废水引入储存池,再进一步进行处理,避免超标排放。“‘两高’司法解释出台后,企业很担心环保问题,以前罚钱只是买个教训,现在不一样了。”王国祥说。
  电镀企业要达到国际,30%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0%达到国内一般水平,30%左右的企业被整合调整或被淘汰出局。
  4一定要清洁生产
  减轻末端治理压力,清洁生产效果可观
  “只要措施到位,将电镀企业的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做到的。”王国祥说。
  在弘夏电镀厂,夏火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只要处理得当,废物也会带来经济效益。比如,市场上硫酸镍的售价最高曾达到8万元/吨,如果有效回收槽液中的硫酸镍,不仅可以创造价值,还能减轻末端处理的压力。
  化学镀镍近年发展迅速,其溶液浓度一般为18mg/L,但化学镀镍的溶液不能添加只能勾兑。夏火官说,在废弃的化学镀镍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沉淀后,就可以把其中的镍提取出来。他计划在分质处理后的废水处理站设立专门的化学镀镍处理桶,产生的经济效益由废水处理站和车间分成。“这样一来,有了经济效益刺激,进行废水处理的人就会专门去找化学镀镍废溶液,车间也不会随便偷排了。”
  污染物排放与企业生产工艺关系密切,作为重污染行业,电镀企业末端治理的压力很大,而且运行费用较高,减轻末端治理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实施清洁生产。比如,某电镀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后,连续实施清洁生产方案31个,最终实现节能20%、节水75%、废水排放量削减81%、危废削减39%。
  据王国祥介绍,上海市99%的电镀企业已经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浦东新区的电镀企业全部都完成了清洁生产审核,“电镀企业一定要走这条路,清洁生产审核带来的效果很可观,真正达到了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
  根据规划,在“十一五”推行清洁生产的基础上,上海电镀行业要继续按照环境保护部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要求,使清洁生产覆盖全行业,达不到审核要求的列入淘汰范围。同时,发挥清洁生产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加大审核力度,“十二五”期间上海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要上一个新台阶,30%的电镀企业要达到国际,30%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0%达到国内一般水平,30%左右的企业被整合调整或被淘汰出局。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