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一组有色金属国际资讯
2014年01月13日 16:48 1563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重点新闻
印尼在锡出口方面获得初步胜利
印尼通过实施严格的出口法规及提价策略,试图挑战LME在全球锡市场交易的权威性似乎收到了一些效果。
印尼的出口量是世界最高的,去年其出口量从8月的6,000吨下降到9月的1,000吨,原因是出口前所有锡锭必须通过印尼商品与衍生品交易所(ICDX)交易。在11月份,其交易量恢复至8月份水平,但是价格比8月底提高了8%,达到了23,000美金。
印尼商品期货管理机构部长Sutriono Edi先生对路透社记者表示:“印尼想通过新的锡交易法规使得锡价在今年提高至25,000-29,000美金/吨。以较少的出口量获得高附加值符合印尼的利益。”
严格的交易法规、出口量的下降影响到了一些世界大型电子公司,其中包括苹果公司和三星公司。这些公司并未就此做出表态。印尼控制了40%的国际锡贸易,供应了除中国以外三分之二的亚洲电子行业中智能手机及电子线路板的原料。
印尼行业及政府方面表示:“希望通过新法规规范非法锡采矿,并为该国其他占世界出口领先地位的商品例如棕榈油、动力煤及镍矿树立一个典范。”印尼也是世界最大的金矿资源国。
印尼贸易部长,前高盛银行家,将要参与总统竞选的Gita Wirjawan先生表示:“我们已经为锡做了一个定价机制,如果ICDX成功的使锡价提高,我们将会把它作为其他商品的参考。”
不过,锡贸易占这个东南亚最大经济体的GDP总量不到1%,这只是印尼政府在全球商品市场上展示其实力的一个尝试。
控制锡市场
新法规在2014年将采购商与贸易商分割开来,不能直接签订合同。贸易商将填补这个空白,但是印尼的供应现在在政府控制之下,一些贸易商对此表示忧虑。
一位与ICDX签订了协议的锡现货交易商表示:“很多客户正在尝试通过其他渠道进货。可能正如印尼希望看到的一样,他们对市场有了一些控制,LME库存开始下降,锡价上涨。”
一些LME高级会员,包括JP摩根也表示想加入ICDX。这是ICDX新合约具有吸引力的一个迹象,并且有可能成为拥有136年国际金属交易准则的LME的挑战者。JP摩根并未对相关提问做出回应。
ICDX在去年初的合同资金流动一度停摆,但在8月份随着政府新规的颁布,ICDX重新推出了一些合约。“ICDX已成为印尼现货供应市场上唯一可靠的供应商,这是它的成功之处。”一位位于伦敦的交易员表示:“如果在供应方面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我对明年的市场更有信心,并能完成预计的供应量。”
公平公正
印尼官员表示新法规有助于通过可持续采矿延长印尼锡资源开采寿命。而批评家指出此举只是限制供应渠道,只有特权阶级享受了提价的利益。该国政府部门否认这一说法。
ICDX在2010年由11家棕榈油及黄金生产商共同发起成立,由Megain Widjaja先生任首席执行官。Megain先生是印尼最富有的执政者之一Eka Tjipta Widjaja先生的孙子。该家族企业Sinar Mas集团在棕榈油、纸浆、银行、地产及电信业进行投资,根据福布斯评估该家族财产达70亿美元。该集团并无锡业投资。据该交易所提供给路透社的名单,该集团通过Sinarmas期货有限公司成为 ICDX 6个所有者之一。该名单上的其余5家股东分别为Swarna Abadi Perkasa公司、Interlink Data Services公司、Karya Duta Perkasa公司、Inti Kencana Mas及Logam Mulia Pratama公司。
贸易部部长Wirjawan先生表示:“批评指出的该法规只对一些特定人士有好处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法规可以惠及每个出口商并对任何人都是公平公正的。”2013年初期印尼对锡锭中含铅量设置了出口要求,并于次月禁止所有未精炼金属出口。锡冶炼厂如未能达到新的纯度要求将禁止出口,其产品必须供给更大的冶炼厂精炼、提高自身精炼能力或者关闭冶炼厂。
印尼出口的剧降影响了该区域依赖印尼锡出口的马来西亚及泰国的冶炼厂。全球电子巨头亦受印尼供应的影响。日本80%的锡依赖印尼出口,一些贸易公司开始提高库存量,也有可能转向LME仓库。12月末时,LME库存下降至10,005吨,为历史第三低位。在锡供应方面对于日本和韩国,印尼是尤为重要的,因为在其周边没有其他资源可以替代。
政策的宽松
印尼政府一直有政策趋向宽松、甚至反复、地区保护等记录,这些也点燃了大家对于该国降低政策执行力度的预期。
一位不愿向媒体透露姓名的西方银行交易员称:“当下的法规是一回事,印尼下届总统大选后的法规又是另一回事。在短期看来,每个人都将与其合作,因为你需要拿到资源;但长期来讲,没有人能说得准。”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