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全年稳赚1.3万亿 多数企业超额完成考核目标

2013年12月30日 9:16 441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来自国务院国资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多数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改善,11户中央企业利润增量超过50亿元,其中中石化超过100亿元,中国华能、一汽集团、华润集团、中国国电等企业位居前列,亏损企业实现了大幅减亏。
  与此同时,在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表示,2013年央企的利润总额预计1.3万亿元左右,实现经济增加值继续保持在3000亿元以上,绝大多数企业可以完成或超额完成考核目标。
  《国际金融报》记者观察数据了解到,102家央企去年资产总额达244274.6亿元,净利润总额达8522.7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总额为5534.2亿元。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专家许保利认为,央企这份“总成绩单”较之往年实属“亮丽”,央企总体发展态势和业绩增速与我国宏观经济大势相符又较为超前。业内观点认为,央企今年出现减亏现象,是由于目前中国央企考核工作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在充分借鉴了国际上一些好做法和好经验的同时,紧密结合中央企业发展实际,不断适应企业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创新。
  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看,102家央企总的保值增值率为108.9%。未实现保值增值的央企有8家,分别是中钢、中铝、大唐、彩虹、中国印刷、中国恒天、中铁建和中国华能,其中5家是亏损企业。
  而航空运输行业3家央企收入效益创历史新高,净利润总额达235.3亿元,比上年增利约172亿元,平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45.5%。其中,中国国航净利润达到123.7亿、东方航空净利润60.5亿、南方航空51.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黄淑和透露,国务院国资委2014年将加强企业的各类考核,对考核不达标、长期亏损、安全生产不达标等“不在状态”的中央企业,将严格处治。黄淑和强调,2014年业绩考核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放在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关键点上,必须充分发挥好业绩考核在贯彻三中全会的重要导向作用。
  黄淑和认为,分类考核的背后是分类监管,各中央企业要抓紧对政策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进行合理划分,并尽快提出具体的分类考核办法,把哪些涉及政策性业务,把哪些涉及经营性业务分清楚,合理划分后上报国资委。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