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菲HSE管理浅析 实施安全文化建设
2013年12月19日 9:5 8168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推进各项工作与大公司标准
及国际惯例的融合
HSE的法律基础是国际标准与工程所在国的国内法规的结合体例,如国际化标准组织于1996年颁布的ISO14000和ISO/CD14690以及OHSAS18001等标准和国际劳工组织于1988年通过的施工安全与卫生公约等。这些标准都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广泛采纳,视为国际惯例。
很多时候,国际惯例的要求高于国内工程建设的通行做法。例如,在风险控制方面,国际标准的要求非常详细,高风险施工须逐项风险评估。一旦发生事故或施工条件变化,风险评估都要重新进行;在专业人员数量方面,国外工程要求HSE管理人员数量为施工人员的1/50,且必须拥有国际认证资质;对于医疗救助方面,国外工程要求工地医疗点必须配备齐全的救护设备,甚至有诸如吸氧设备、心脏起搏等大型设备。可以看出,这个“医务场所”绝非简单的“伤口包扎点”。
国内外上述类似的差异还有很多,对于大多数国内企业而言,只有承认差距,不断学习,主动研究国际标准和惯例,将其融合到具体工作中,才能使管理水平有所提高,真正提高到国际化公司的层次。
严格考核是
落实HSE管理的关键
HSE 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就在于“事前预防”,如果公司内部各部门,尤其是生产部门的HSE管理水平良莠不齐,会给“事前预防”机制带来薄弱环节和漏洞,在企业整体HSE状况中形成“短板效应”。
解决“短板效应”的唯一出路是消除“短板”。除了予以扶持外,关键在于良好的考核机制和严格的考核实施机制。通过考核,可以将公司的管理要求具化到考核条款中,并传递给被考核部门,提高被考核部门、尤其是负责人的责任意识和主动提升的意愿,还可以获得对公司各部门管理现状的全面了解。严格考核工作,是落实HSE管理的关键,作为考核的实施主责部门,也应力求制定契合实际、覆盖全部管理对象、满足现阶段管理要求和未来管理提升方向的考核实施办法。
实施安全文化建设
提升全员安全意识
目前,中国恩菲正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自身主营业务和实际情况,在与国内外客户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学习。借鉴其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以国际化视野构建安全文化,将员工安全意识提升的重点放在工程设计过程中的本质安全意识、工程总承包业务中的建筑施工安全意识和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等三方面,积极推进以安全理念建设、安全制度建设、安全技术措施、安全行为养成为主要工作内容的安全文化建设。
在对国外工程公司的HSE管理进行深入了解后,中国恩菲将不断借鉴优秀成果与经验,充实、完善、提升自身管理体系。伴随中国恩菲海外业务拓展的不断深入,不但要将设计和EPC产品推向海外市场,还要努力提升HSE管理水平,力争将企业建设成为一家社会责任意识强、管理到位、操作规范、风险管控水平高的国际化工程服务及资源能源发展商。
[1] [2]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