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国际消息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3年12月18日 15:9 1973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全球金市:
  金价周二下跌约1%,投资人削减部份多头押注,因预期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美联储)可能准备缩减其对金价有利的经济刺激措施。
  钯金重挫2%至两个月低点,表现落后其他贵金属,交易商称此乃因跌破每盎司700美元附近的关键支撑水准后引发技术性卖盘。
  数据显示美国11月消费者物价持平,亦令金价承压,但多位分析师指出,经济体系中缺乏通胀压力,或许不会阻止美联储在短期内缩减购债。
  道明证券(TDSecurities)贵金属部门的一名交易员表示,“虽然立即缩减购债的可能性似乎暂时消退,但看来无可避免的是美联储宁愿提早也不愿推迟行动,而场上仍可见到长期投资人因为这因素而缩减黄金曝险。”
  1852(格林尼治时间),现货金下跌0.9%至每盎司1,228.54美元。
  美国2月期金收跌14.30美元,结算价报每盎司1,230.10美元,成交量较30日均值低约25%。
  多数观察人士预期美联储将维持每月850亿美元购债规模不变,但是近期就业市场大幅改善,已然提高美联储在12月17-18日决定最快于本月开始缩减经济刺激的可能性。
  对黄金的投资兴致仍然疲弱。全球最大的黄金上市交易基金SPDRGoldTrust周一报告上周黄金持仓量降幅创下近两个月最大。
  该基金周一公布黄金持仓量下降8.7吨或1%至818.9吨,创近五年新低。
  其他贵金属方面,现货银下跌0.5%,报每盎司19.84美元。现货铂金下跌1%,报每盎司1,344.24美元。现货钯金重挫2.1%,报每盎司698.97美元。


  ◆全球汇市:
  ★英国通胀数据略低于预期
  ★欧元区,美国通胀数据基本符合预期
  ★关注明日美联储利率决议
  日内汇市依然基本维持区间震荡,非美货币继续涨跌不一,不过整体波动幅度相当有限,明日美联储将公布年内最后一次利率决议,市场在此之前按兵不动。
  英国通胀数据略微差于预期,导致欧洲时段内英镑/美元汇价一度大幅下跌,欧元也同步下跌,虽然德国经济景气指数表现强劲,但并未为欧元带来支撑。不过纽约时段内,英镑和欧元均出现反弹,欧元/美元再度转涨,英镑/美元的跌势也大为缩减,日内整体依然维持震荡。商品货币也维持震荡走势,澳元,加元表现较弱,纽元较强。明日美联储利率决议,市场目前依然维持按兵不动,本周以来,汇市整体基本上维持区间震荡。
  对于即将到来的美联储利率决议,已经讨论过无数遍,其实这个话题说到底无外乎两个结果,一是美联储维持目前的状态;二是美联储小幅缩减购债规模。大规模的缩减可能性非常小,虽然美国经济数据好,但通胀疲软是个不争的事实,而且由于通胀疲软,第一种的可能性远大于第二种。对于明日的美联储利率决议,其实完全不必要这么紧张,利率决议之后的走势其实与利率决议本身没有多大的关系,无论短期又或者中期走势。以上次利率决议为例,美联储维持按兵不动,从短期几日的走势来看,市场受到的影响非常小,非美货币短期内继续下跌;而随后一个月内,市场的走势似乎与美联储的利率决议没什么关系,在过去的一个月中,美元/日元大幅上涨,欧元,英镑同样以涨势为主,但商品货币则以下跌和震荡为主,非美货币的走势很难用美联储的利率决议来解释。再把时间向前拨到9月利率决议,美联储维持政策不变,结果是短期时间内非美货币快速上涨,不过随后的一周内就再度回调至利率决议附近的价位,不过随后的一个月内非美货币全面上涨。
  同样的利率决议,带来的汇市走势完全不同,当然,你可以解释为市场的不同预期所致,但换个角度,既然走势是由市场预期决定的,那么利率决议本身并不重要,市场走势自有自身逻辑。若利率决议之后市场走势符合利率决议的直接逻辑,那么可以解释为市场预期得到加强;若不符合利率决议的逻辑,那么会被解释成“买入消息,卖出事实”;总之,走势与消息面无所谓配合与否,从这个角度来看,消息究竟如何,对于市场的根本走势影响不大,当然,在消息公布后的几分钟内,汇市的波动自然受到影响,但这种波动非常难以捕捉,从灵敏与速度来比较,人很难与电脑自动交易比较,所以,如果你立志做一个“抢帽子”的交易者,那么也没有必要关注消息,一个良好的自动交易系统更加有效。


  ◆纽约汇市:
  美元兑欧元及日圆下跌,市场静待美联储决定
  *美国11月CPI较前月持平,年增率为1.2%
  *市场聚焦美联储决议
  *澳元兑美元创三个半月新低
  *瑞典克朗走升,此前央行一如预期降息
  美元兑欧元及日圆周二下跌,在窄幅区间内波动,投资人静待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美联储)宣布有关刺激计划的决议。
  美联储于周二展开为期两天的政策会议,市场人士普遍预期政策不会有重大改变,不过美联储仍可能为缩减刺激政策作铺垫,许多人士认为这可能在新年的第一季发生。
  “若美联储真的缩减购买资产,我将感到意外,我认为只有极少部份的人预期周三缩减购债,但我预期其为1月开始缩减购债作出铺垫的可能性很高,”丹麦盛宝银行(SaxoBank)驻的外汇策略主管JohnHardy表示。
  欧元兑美元上涨0.1%至1.3768美元,有部份是受助于德国乐观的景气调查报告。
  欧元兑美元上周一度触及六周新高,受到当地货币市场利率走扬支撑。
  另外一个带动欧元今年走强的因素,在于欧洲银行业者汇回资金,以便在欧洲央行进行资产质量审查(AssetQualityReview)前强化资本基础。根据欧盟银行业管理局(EBA)数据,欧盟银行业者在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之间资产共减少8,170亿欧元(1.12万亿(兆)美元)。
  美元兑日圆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下跌,降0.4%至102.60。
  美国劳工部周二公布,美国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较前月持平,因能源价格回落,较上年同期上涨1.2%。此前10月CPI较前月回落0.1%,且较上年同期仅增长1.0%,为2009年10月以来最小增幅。
  RBSSecurities的汇市策略师BrianDangerfield表示,周二公布的通胀数据温和,“为美联储保持宽松政策立场提供了理据,”使美联储更加不可能在本周会议上开始缩减购债。
  近期公布了一系列强劲的经济数据后,美联储在本月或下月缩减购债的可能性增加,不过,路透调查中多数受访经济学家仍预计,美联储将在3月采取行动。
  美元指数下跌,报80.036,过去三周累计回落约0.7%。
  澳元兑美元盘中跌至四个半月低位0.8879美元,之前澳洲央行公布12月3日政策会议记录。澳洲央行称,尽管澳元汇价在过去一个月大幅走软,但仍处于令人不安的高位。
  澳洲政府还放弃了任何恢复预算盈余的打算,预计如果不削减支出,将在未来10年被预算赤字所困扰。
  澳元兑美元尾盘跌0.54%,报0.8899美元。
  瑞典央行调降指标回购利率,与市场的广泛预期一致。之后,欧元兑瑞典克朗跌0.3%,报9.0272瑞典克朗。部分投资者现押注,克朗的疲弱走势已基本结束。


  ◆新兴市场汇市:
  兰特兑美元走软,公债价格预计可能走低
  南非兰特兑美元周二走软,因有关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美联储)缩减刺激规模的不确定性促使投资者减少风险头寸。
  南非兰特兑美元较周一收盘价下跌多达0.9%,至10.3750,1537(格林尼治时间),回落0.6%,报10.3430。
  本地交易员周二结束长周末返场,抛售部分兰特头寸,投资者等待周三美联储发布政策声明。
  部分市场人士押注,美国近期公布的强劲经济数据可能促使美联储从本月或1月开始缩减购债,但多数市场人士预计,联储将在3月开始行动。
  指标2026年到期南非公债收益率(殖利率)下跌3个基点,报8.205%。2015年到期公债收益率回落2个基点,报6.075%,不过,交易商称,随着美联储周三公布利率决定的时间临近,公债价格的韧性可能降低。


  ◆人民币:
  人民币即期微幅收升,年内升值空间料已有限
  *人民币即期微幅收升
  *交易人士预期年内升值空间料已有限
  *关注美联储议息会议
  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周二即期微幅收升。交易人士认为,目前离岸CNH价格接近在岸价格,即期结购汇相对均衡,疑似干预力度也较前期减小,年底前升值空间已经较为有限。他们表示,美国议息会议举行后,如果美元指数大幅上涨,也将进一步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
  本周稍晚美联储将出炉关键的政策决议。一国有大行交易员认为,今年即期已经基本升值到位,“升值指标应该已经完成了吧。”
  不过,考虑到11月银行结售汇等数据仍指向资本流入压力较大,加之目前在6.07元处仍时有疑为干预的大行购汇出现,说明升值压力还没有释放完毕。上海一股份行交易员称,近些天结购汇感觉相对均衡一些,但价格能稳定在6.07,说明干预虽然仍然存在,否则感觉可能还有100-200个点子的升值空间。
  中国外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1月银行代额结售汇顺差和远期结售汇均位于年内较高水平,意味着资金流入仍然较大,人民币汇率持续面临升值压力。
  全球汇市方面,欧元兑主要货币周二守在数年高点附近,此前欧元区公布了意外强劲的制造业数据,同时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将于何时缩减刺激措施的不确定性,打压了美元。
  中国央行2010年6月19日重启汇率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2012年4月16日起,央行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日内波幅限制倍增至1%;而外汇市场交易机构随后亦首次获准卖空美元。

[1] [2] [3] [4] [5] [6] [7] [8] [9][10] [11] 下一页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