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并购市场有望开启大时代

2013年12月16日 9:54 464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并购重组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越来越明显。”证监会上市一部副主任陆泽峰12月11日在央视财经论坛上表示,证监会会积极地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今后尽可能用合适的方式监管并购重组。
  参与论坛的另一位嘉宾则力挺了并购重组对于企业的巨大作用。2013年,中国肉类生产商双汇斥资71亿美元收购美国最大生猪及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食品,重组后的双汇国际由中国最大变成了全球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对于海外并购重组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表示:“重组对企业有利,对我们国家经济的转型,对提升企业的产业化升级都是非常有用的。所以我自己体会应该说这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无独有偶,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曹紫婷12月12日也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根据最新的数据,在境内IPO暂停和并购鼓励政策频出的双重刺激下,中国并购市场前11个月表现强劲,涉及的案例数与金额双双刷新纪录,中国新一轮兼并、收购热潮已然来袭。
  清科研究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前11个月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交易1015起,同比上升23.8%;披露金额的并购案例总计932起,共涉及金额726.2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上涨65.8%。其中,国内并购904起,同比上升32.7%,其中披露金额的848起案例共涉及交易额285.5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40.46亿美元激增103.3%。外资并购31起案例,表现基本与上一年度持平,涉及交易金额118.85亿美元,较去年大幅提升275.8%。
  曹紫婷认为,今年以来,国内并购表现热情不减,企业“出海”渐成潮流。在她看来,2013年中国稳定的经济环境和调结构的政策导向为国内并购表现创造良好基础;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三中全会的召开等一系列举措为国内企业带来巨大的机会和希望;IPO今年开启无望、全球发达国家经济已然复苏的事实也促使一大批企业走上“借壳”和海外置业的道路。在此背景下,国内并购案例表现较去年同期出现明显增长。
  虽然相比国内并购的活跃度,跨国并购的表现稍显逊色。但曹紫婷认为,中国近4万亿的大量外汇储备和人民币国际化加快了资本输出战略,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企业积极到海外开拓新的市场。
  从行业分布来看,2013年前11个月中国并购市场完成的1015起并购交易分布于能源及矿产、房地产、机械制造、生物技术/医疗健康、清洁技术、电子及光电设备、化工原料及加工、电信及增值业务等23个一级行业。其中能源及矿产行业共完成123起案例,总体占比12.1%,位于全行业首位;房地产行业的表现与能源及矿产基本持平,以完成并购案例120起,总体占比11.8%的成绩屈居第二名;排名第三的机械制造行业较往年表现相比差强人意,共完成95起并购案例,占比9.4%。
  根据陆泽峰的介绍,目前上市公司已经成为重组最主要的主体,成为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对推动上市公司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未来,证监会会尽可能地提高并购重组的市场化程度。
  而对于当前并购重组中存在的一些审批程序复杂的问题,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在央视财经论坛上也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与建议,“我觉得我们审批的条件、审批的程序太麻烦了。能不能把证监会的规则逐步改一改,实行备案制。”
  “提高市场化程度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尽可能减少或者简化相关的行政许可,其二是要逐步取消对并购重组的一些限制和禁止的相关规定。”陆泽峰说,预计几年之内,目前的行政许可都会取消,彻底地实现市场化。
  但他同时指出,跨行业、跨文化、跨地区的并购还存在一些环境的障碍,这需要相关的政府机构努力去克服,为企业并购重组创造更好的条件。此外,税收政策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尽管当前中国并购重组方面的某些审批程序和监管程序还较为复杂,但依然没能阻挡住并购市场日益增多的热情与案例,因此,可以预计,随着市场环境的进一步开放,中国并购市场有望在未来五到十年开启一个大的发展时代。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