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纪实

2013年12月12日 11:28 765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它曾是同煤集团晋华宫矿所属的一个产煤井口,与著名的云冈石窟隔河相望,一年的煤炭产量与一个中型煤矿相当;它是国家首批获批的28个国家矿山公园之一,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它被国际休闲产业协会授予“国际休闲生态旅游示范区”,被国际文化旅游推进会、中国旅游品牌协会、中国生态旅游发展协会评为“中国最具特色生态旅游目的地”;它是中国科协命名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承担着煤矿科普教育的义务;它于2012年9月7日开园至2013年10月,累计接待中外游客52.6万人次……它就是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一个产业转型的样板,一个引起诸多关注的工业旅游基地。
  让矿山变公园:转型路上的超前构想
  晋华宫矿坐落在大同城西12.5千米处,年产原煤350万吨,邻近世界著名的云冈石窟,十里河水从狭长的谷底淌过,温婉地将它们串连在一起。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十里河仍然“河水清且涟漪”,河谷间常有孩童戏水,一袭纱网沉在河底,抬起来便有细长的绵鱼在网间跳跃。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云冈沟内小煤窑泛起,山上植被大片破坏,上游水位骤降,沿岸山泉逐渐消失,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充满十里河河道,十里河慢慢快变成了一条臭水沟、脏水河。煤炭过度开采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当十里河水失去了清澈的面庞时,晋华宫这座古老的矿井也正把曾经的华彩尘封在云冈沟上空漫天飘舞的黑色尘埃中。
  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启动筹建的,最早提出想法的是时任矿领导吴永平与刘可,最终让它变成现实的是现任矿长宣宏斌,从提出想法到公园开启,经历了十几年之久。
  按照最初的想法,晋华宫要建的只是一个矿山井下旅游项目,这是针对煤炭资源日益枯竭而想的一个应对之策。之所以把应对之策放在旅游方面,原因显而易见:晋华宫矿就坐落在云冈旅游区内,从晋华宫矿出来,向左有北魏的云冈石窟、明代的戍边城堡,往右是康熙提字的佛字湾、辽金时期的观音堂,整个景区有十里河龙脉贯穿,可谓人杰地灵、资源丰富。
  除了以上原因,让时任领导下定开发煤矿旅游项目决心的还有一个意外插曲。新世纪初的某个夏天,当时的一位矿领导去河南考察,在龙门石窟,他忽然感觉到石窟环境的变化。过去的龙门景区也只是石窟周边尚佳,往远看,便是灰黄一片。此次再来,周围环境大变,连对面山上也是林木繁茂、翠绿环绕,与石窟景观浑然一体,幽美之极。由龙门想到云冈,同样的历史悠久,同样的闻名于世,龙门已把周围的环境容纳进来,变成了一个大龙门,云冈何尝不会如此?云冈景区的环境整治已经开始,云冈石窟对面就是晋华宫矿的南山井,南山井出煤、装煤、排矸造成的污染早就让云冈吃尽了苦头,谁能保证不会在哪一天被责令关停?
  带着这样的忧虑,晋华宫的产业转型之路终于敲定——未雨绸缪,从井下探秘游开始,走出一条煤炭开采之外的发展路子。
  2003年,承载着煤矿人希望的晋华宫井下探秘游项目正式投入运行,立即引起了各方关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往参观。2004年11月,将井下探秘游项目做成“全国第一、亚洲惟一”的晋华宫人抓住我国要建设国家矿山公园的机会,趁热打铁,提出以南山井口为基地申报国家矿山公园的申请。2005年8月,经专家组严格审定,晋华宫矿获得矿山公园建设资格。2012年9月,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正式开园,投入运营。
  晋华宫矿终于完成了转型发展的超级跨越。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