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有色行业知识产权 推动科技创新勇往直前
2013年12月09日 10:59 778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陈岩 陈刚 王慧
评论:
莫让创新者流汗流血又流泪
作者:陈刚
日前,河南金龙集团诉江西耐乐公司侵害商业秘密案胜诉,一时间在行业振聋发聩。表面上看,金龙集团维权获胜,维护了自身利益,彰显了法律的公平、正义,获胜企业理应扬眉吐气、大快人心,旁观者拍案叫好、果断“点赞”。但细细思来,一场两个企业间案情简单、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官司,却要耗时8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甚至牵扯多地政府部门介入,仅仅换来区区40万元的经济赔偿,无论是基于逻辑、道义还是法律,只能令胜者无奈,败者窃喜,背后折射出的诸多问题令人唏嘘。记者以为:正是因为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对侵害商业秘密者惩罚不足,造成违法成本过低,使得剽窃者肆无忌惮,原创者痛心疾首,最终损害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阻碍行业创新发展之路。
自新世纪以降,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迎来发展新时代,开启了连续两位数增长的“中国速度”,产量十余年笑傲全球,有色金属工业大国地位自此确立,令业界为之侧目。藉有色金属产品价格利好之势,有色企业也纷纷过上了好日子,产能不断增长、产量不断刷新、收入不断攀升,外部资本纷纷涌入,新企业源源产生。一时间,从行业到企业,进入到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然而,盛世之中,繁华之下,产业大而不强、产品多而不精的局面却始终未有明显改观。虽然已有几十年积淀,十多年跨越,但受困于核心技术缺失,关键装备依赖进口,产业走的还是粗放式发展路子,企业生产多集中于冶炼及初级加工,出口多为低附加值产品。
在生产工艺与装备方面,有色企业则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资金实力强的企业,挥舞钞票直接采购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与现成设备。此举的优点便是招之即来,来之即用,可谓时间短、见效快。但弊端也显然易见,看得见的生产线、设备可以买来,但看不见的核心技术与标准是买不来的。加之后期技术更新与升级、设备养护与改造、人员培训与提升,处处受制于人,后续成本不菲,性价比太低。资金实力弱的企业,则秉承花小钱办大事原则,要么遍寻“民间土方”,要么玩起新“汉阳造”。此举虽投入较小,短期内性价比高,基本能够满足一般生产。但仅限于企业成立初期的小打小闹,一旦有了“飞得更高”的需求与愿望,这些“偏方”自然药效不够。还有一类企业,要么没有资金到国际市场直购技术与设备,要么就是捏着血汗钱不舍得花。此类企业奉行“拿来主义”,采取“为我所用”,眼光盯着他人技术与设备,若国外的先进,则进行本土化改造后“洋为中用”;若本土的实用,则稍加改动后贴上自己标签“即插即用”。更有甚者,不仅“依葫芦画瓢”照搬人家技术与设备,还重金挖来人家人才为己效力,真是“既打击了对手又壮大了自己”。此举最大优点便是投入极小,产出极大,是商业领域不折不扣的“短平快”模式。此举就像一把“双刃剑”,虽然走了捷径,从中获益,但毕竟侵犯了人家知识产权,损害了他人商业利益,极易招致官司,引火上身,于法于情皆遭诟病,为业界所深恶痛绝。
万般皆下品,惟有创新高。企业通过创新实现发展的过程,颇似一个人通过学习从而成长的经历。小学生要先识字、后组词、再造句,中学生就要记日记、写作文,大学生更是要能写长篇论文了。只有勤奋学习、勤于思考的学生,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学习成为一件自觉自发的事情,考试的时候自然也就能够轻松应对。平日学习慵懒、荒于思考、作业照搬照抄,自然无法掌握学习方法,形成思考能力,学习被动甚至成为负担,考试时自然短路甚至断路。企业同样如此,创立初期尤其是一无资金二无技术的阶段,只能走低成本发展路径,可以去模仿甚至照搬,先从描红临摹学起,从低端入手,到逐步掌握核心技术,逐步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能力,褪去最后一丝模仿,成功地转型为现代创新企业。随着创新发展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划,有色行业审时度势,积极响应国家自主创新国策的明智决策,一大批企业摈弃传统模式,大踏步走上创新发展之路。特别是一些经历过核心技术为人垄断之痛、感受过关键装备自我缺失之憾的有志企业,更是毅然决然立足自主研发、坚持自主创新,将创新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二选择。要么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曲线救国”之路。要么潜心积累、不懈研发、反复实验、持续强化,最终打破技术垄断,实现创新式突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金龙集团就是一家坚持自主创新的典型企业,为了掌握专利技术、获得专利授权、形成自主知识产权,该集团“十年磨一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通过艰苦卓绝的创新,掌握了核心技术、形成了知识产权、赢得了国际市场。然而,千辛万苦形成的知识产权围墙,却遭遇了“绕过马其诺防线”式的尴尬。虽然在法律层面取得了胜诉,但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效果的一纸判决,不仅令当事企业愤怒,旁观者唏嘘,更是对我国现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之羸弱的莫大嘲讽。遵纪守法、勇于创新者费时耗力却蒙受损失,损了元气、伤了心灵却得不到公平、公正的结果,正义无法伸张。钻法律空子、不劳而获者却非法获利、以小博大,即使东窗事发,也不过罚款了事,伤不及皮毛,甚至因为与“明星”打官司而在业内制造了影响、打出了名声,不义反而获利。金龙集团8年的漫漫维权路走下来,捧在手中的却只是一纸安慰;耐乐公司侵权生产8年赢得丰厚利润,付出的不过区区40万元罚款,真是李逵赢了场面,李鬼赢了结果,不啻有色金属行业的“偷袭珍珠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改革内容之一,并提出“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这表明,知识产权制度在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诚然,有色行业还存在着践踏知识产权的行为,侵害商业秘密的企业,但是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政策的正确引导下,在法律的强力保护下,在企业的规范自律下,进行自主创新才是有色企业的主打歌,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仍是有色金属工业的主旋律。记者期望有色企业都能够充分认同“反对拿来主义,尊重原创是必要前提”的观点,并坚决以实际行动扞卫这一原则。行业需要净化,知识产权应当受到保护。以金龙集团为代表的有色创新型企业,为了擎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自主创新的大旗,为了担当起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的历史责任,殚精竭虑,不遗余力,莫让创新企业流汗流血又流泪。
[1] [2]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