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锰都”的绿色涅槃

——钦北大直镇矿山复绿启示录

2013年11月29日 14:15 261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初冬的大直镇那定村采矿场,原来裸露的矿区已经被一个家庭农场披上满山绿意,山脚下还有一排崭新的养猪场。一阵微风吹过,颗颗翠绿的龙眼树不时奏出“沙沙”般的美妙乐章,山泉水下的鱼儿嬉戏追逐,绿色的气息让人沉醉。
  没有了非法洗矿点烦躁的机器轰鸣,没有印象中的粉尘飞扬,没有记忆中的矿泥横流,一个锰矿资源储存量达3000万吨的工业重镇,从“拼经济”到“重民生”,启动矿山复绿工程五年来,“小锰都”大直镇逐渐华丽转身,涅槃重生。
  矿泥“围城”民生怨
  大直镇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锰矿资源,储量达3000万吨,是广西北部湾地区最主要的锰矿产地,有着“小锰都”美誉。大直锰矿的开采业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是锰矿加工企业,锰矿加工业的发展增加了财税收入和农民就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每年为该镇财税贡献达1000万元以上,占了半壁江山以上。
  丰富的锰矿给大直镇带来了诱人的经济效益,但随着锰矿加工业的发展带动,锰矿违法开采现象越来越突出,乱采滥挖乱设洗矿点屡禁不止。于是,一个必须面对而且触目惊心的现状摆在了人们面前:锰矿非法开采中的矿泥、矿渣随意堆放,矿区大量的矿渣和裸露的岩壁形成一个个伤疤般的石坑,污水、淤泥大量流入河道,导致江河堵塞,鱼虾死亡,农田污染、水土流失,全镇因采矿污染无法耕作的农田就达3000多亩,群众怨声载道。而且,由于矿加工技术含量低,大多是冶炼厂,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低度矿无法冶炼加工而废弃,浪费严重。特别是多年来锰矿资源的无序开采,使高品位矿越来越少,矿资源日渐枯缺,矿产量逐年下降。“小锰都”繁荣的背后,是粉尘飞扬,矿泥横流,矿渣“围城”。
  涅槃重生披绿装
  空气、水源污染,森林、耕地毁坏、河流淤积……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已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该如何突围?大直镇开始不断地反思,并为此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五年来,大直镇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制定矿山整治规划,大力打击乱采滥挖非法采矿造成环境污染行为,积极鼓励扶持耗能大、污染大的矿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技改升级,对一些污染大的企业坚决取缔关闭。
  最近,位于大直镇双那村委乐隆村的采矿场又忙碌起来了,与往年不同,走进矿区的不是采石人而是植树人,开进矿区的不是运矿车而是运树苗的车。如果不是依稀延伸出来的几条运输轨道,你很难想像,这里是大直镇的一个废弃矿区——平云岭矿区。从去年底开始,这座2万多平方米的“瘌头山”已经绿意满山坡了。在屯笔村的另一座废矿区,雨后的空气显得格外清新。年初在这里种下湿地松,一株株都嫩叶婆娑了,焕发出盎然绿意,已经看不出废弃矿山的痕迹。
  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大直镇已投入三千多万元实施矿山复绿、土地整治、沼气建设等生态建设工程,积极引进发展龟蛇特种养殖、农家乐旅游等生态农业,与此同时实施大直江小流域整治、矿山复绿工程、土地(耕地)项目整治加强生态环境修复。1500多亩矿山重新披上了绿装,再现瓜果飘香。
  环保先行促发展
  乡镇生态环境是许多地方生态环境系统中最为薄弱的环节,遭受污染和破坏的乡镇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的代价将是巨大的,对整个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没有良好的乡镇生态环境,就谈不上乡镇及农村可持续发展,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实践已证明,加快乡镇及农村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在当前乡镇生态环境遭受污染和破坏程度相对较轻的情况下,应提早介入加强乡镇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加大环保重要性宣传,提高乡镇居民的环保意识,把乡镇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纳入制度安排,建立长效机制,加大乡村环卫设施投入,实施对乡镇及农村垃圾及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或避免直接向自然环境排放,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营造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乡村环境。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