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矿局:丝路彩虹映天山
——新疆地矿局快速推进找矿突破纪实
2013年11月27日 9:3 12207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重点新闻
创新机制,整装勘查为利器
在新疆地质找矿亮点纷呈、精彩不断的同时,在一系列地质找矿重大发现与重大突破的背后,除了国家、新疆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亦有新疆地矿局创造性地运用找矿新机制杠杆效应的功劳。
这种自然而奇特的杠杆效应,可谓比比皆是。仅以坡北超大型镍矿发现为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多家单位在北山特别是中坡山以北地区,开展了大量的地质勘查和科研工作。进入新世纪后,伴随国土资源大调查和相关项目上马,新疆地矿局地调院、第六地质大队、物化探队等单位,先后在此开展了多个地质找矿工作项目,研究程度不断提高,新的矿点不断发现,进而吸引了诸多企业前来投资和加盟。
2007年,新华联矿业有限公司与第六地质大队联手组建新华联泰德矿业有限公司,在坡北联手寻找镍梦想。经过双方的艰苦努力,2009年探获镍金属资源量15万吨,进一步激发了合作伙伴的投资积极性。2011年,在中央勘查基金的支持下,坡北勘查资金投入达5000多万元,不仅确保了普查工作的如期完成,还探获镍金属资源量近100万吨,铜、钴、镍金属总资源量达118万吨。由此可见,若没有新疆大勘查的背景,没有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和企业勘探资金的介入,坡北超大型镍矿的重大发现也许会推迟几年、十几年光阴。
新发现的卡特巴阿苏特大型金矿,同样是国家勘探资金和社会资金联手运作的经典项目。探究近10年的找矿勘探、工程评价,国家投入的1000万元“地质大调查”资金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提供了外围分析、深化成矿规律认识的基础保障。而海南美盛集团有限公司1.5亿元资金的适时介入,有力推动了卡特巴阿苏的持续找矿,不仅实现了新疆地矿局的又一重大找矿突破,为新疆“358”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而且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大力实施整装勘查,为新疆地矿局结合自身实际、全面实施找矿新机制的又一得意之作。按照原有的地质工作模式,运作一个项目必须经过区调、矿调、预查、普查、详查等数个阶段之后,才能着手进行矿业开发。而每一阶段的实施又须经过立项申请、项目设计、野外验收,报告评审等多道程序,大凡完成一个审核程序,都需要长时间的等待。这种传统式的阶段划分和时间冗长、重复不断的审批程序,显然无法满足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力克这一传统模式,正是整装勘查的新打法。在同一构造成矿区带上,该局对同一构造单元的成矿集中区,按照“科学规划、统一部署”的原则,打破人力、财力、物力等条件限制,多兵种、多程序快速上马和推进,使其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发现和评价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型或特大型矿产地之目的。
新疆地矿局近年来注重在煤炭资源勘查等领域,积极采用整装勘查利器,取得了大兵团、大投入、大突破、大成果的可喜局面。如在白杨河煤田勘查开发中,他们投入近8亿元资金进行整体勘查、开发和设计。第九地质大队集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开发为一体,一并使用物、化、电、磁、钻等多工种、多方法,成功地在白杨河煤田进行整体勘查、设计与开发,从而大为加快了勘查开发进度,有效杜绝了“大矿小勘小开”的资源浪费现象。
就这样,新疆地矿局只用了4年时间,就在白杨河煤田勘查中获得了810亿吨的煤炭资源量。而同样运用整装勘查利器,还在整个和什托洛盖煤田新获近千亿吨的煤炭资源量。如此整装勘查,如此找矿成效,恐怕在世界范围内都算是一个惊人奇迹吧!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