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国际消息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3年11月22日 14:59 1810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英国:
  英国10月财政状况再度改善,经济增长更为强劲提振
  英国国家统计局(ONS)周四(11月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10月财政状况再度改善,因经济增长更为强劲且房地产市场日益复苏,促使税收增加。
  数据显示,英国10月剔除金融行业干预后的公共部门净借款为80.78亿英镑,上年同期为82.42亿英镑。它是英国政府在衡量公共部门借款情况时所青睐的指标。
  10月未剔除金融部门干预的公共部门净借款为63.83亿英镑,高于预期的40亿英镑,上年同期为61.55亿英镑。
  10月政府收支盈余167.74亿英镑,上年同期为短差8.35亿英镑。
  当月剔除金融部门干预的公共部门净债务为1.207万亿英镑,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75.4%。


  英国11月CBI工业订单差值跳升至+11,远高于市场预估值
  英国工业联合会(CBI)周四(11月21日)发布的月度行业趋势调查显示,11月英国工厂订单差值意外跃升至1995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
  数据显示,英国11月CBI工业订单差值自10月的-4跳升至+11,远高于市场预估值0和长期均值-17。
  当月工业产出预期差值自10月的+9升至+24,出口订单差值自-12升至+1,物价预期差值自-2升至+5。
  CBI经济部门主管StephenGifford称:“最新证据显示复苏范围扩大并深化的令人鼓舞的迹象。制造业者似乎终于从英国和全球范围内的信心和支出上升中受益。”
  英国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英国9月工业产出年率增长2.2%,创逾两年最大增幅。


  ◆意大利:
  意大利统计局(ISTAT)周四(11月21日)公布,意大利10月平均每小时工资年率增幅为1.4%,与前值一致,仍高于消费者物价通胀率。
  数据并显示,10月平均每小时工资月率上升0.2%,前值持平。
  按部门来看,10月农业平均每小时工资较上年同期上涨3.7%,工业工资上涨1.8%,服务业工资上涨1.8%,公共行政部门工资则持平。
  意大利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率增幅为0.8%。


  ◆葡萄牙:
  欧盟委员会(EC)周四(11月21日)表示,尽管葡萄牙政府援助计划仍大致处于正轨之上,但该国仍需在2014年加大财政紧缩力度,也只有这样,葡萄牙才能实现削减财政赤字的目标。
  欧盟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形势改善可能有助于葡萄牙政府实现2013年的预算赤字目标,在2013年将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降至5.5%,这一目标可以实现。
  欧盟委员会同时认为,为了在2014年实现将预算赤字占GDP比重降至4%的目标,葡萄牙政府需要继续使公共行政合理化、现代化,改善退休金制度的可持续性,并实现政府各部门的成本削减。
  报告指出,严格执行2014年预算案将是过渡到后救助计划环境的关键一步。
  葡萄牙宪法法院(ConstitutionalCourt)曾在2013年夏季做出反对部分紧缩措施的裁决,这引发一场政治危机;在那之后,葡萄牙的融资状况已有所恶化。


  ◆瑞士:
  瑞士海关办公室周四(11月21日)公布数据显示,因出口上升0.9%,瑞士10月贸易帐盈余较上月扩大。
  具体数据显示,瑞士10月贸易帐盈余24.29亿瑞郎,前值修正为盈余24.05亿瑞郎,初值盈余25亿瑞郎。
  分项数据显示,瑞士10月出口金额达到183.35亿瑞郎,远高于上月的169.07亿瑞郎;进口金额为159.07亿瑞郎,此前9月为145.03亿瑞郎。


  ◆希腊:
  希腊周四(11月21日)公布的修正版2014年预算案中,该国对2013年的基本盈余预期作出了上调,受今年税收收入好于预期影响。同时该份预算案中还确认了,2014年希腊经济将摆脱长达六年的萎缩困境。
  预算案显示,2013年基本盈余预期修正为至少7.12亿欧元,上月公布的预期为3.44亿欧元。希腊副财长斯泰克拉斯(ChristosStaikouras)表示:“今年的税收收入超过了我们预定的目标。”
  同时,预算案还确认了2014年经济增长0.6%的预期,并维持2014年基本盈余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6%预期不变。

[1] [2] [3] [4][5] [6] [7] [8] [9] [10] 下一页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