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代表团参加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小记
2013年11月08日 9:42 7893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重点新闻
“湘西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首批47个整装勘查区之一,全国有名的‘锰都’、‘钒海’,还有大量的铅锌矿和页岩气资源。尤其是铅锌矿,现有资源量1407万吨,远景储量将突破2000万吨。大型铅锌矿的发现,在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在2011年全国5大地质找矿成果中排名第二,在2012年中国地调局10大找矿成果位居第一位。页岩气共有4个区块,占全国的1/6。”杨正存话锋一转,“对湘西来说,希望在矿,危险也在矿。多年来,矿业经济在当地工业产值和财政收入分别占到1/3和1/2,如果矿业开发利用不好,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对生态资源原本很好的湘西来说,将是最大的损失。我们利用参加大会的机会,能多了解国际上的矿业经济形势、发展方向,及相关政策法律,然后更好地开发利用好矿产资源,走出一条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矿业经济之路。”
“湘西地区是全国14个贫困连片区,加强地质找矿、开发,保护好矿产资源,真正让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这也是扶贫工作在矿业领域的生动实践。”杨正存说。
捕捉信息寻机会
而对来参会的诸多地勘单位来说,参加会议的更直接目的则是为了寻求更多的合作发展信息和机会。
以地矿、有色、煤田、核工业为主的四大国有地勘单位,是湖南省地质找矿的主力军,也是“走出去”进行境外发展的中流砥柱。其下属的许多地质队来前来参会,而且还都留下了单位宣传画册和名片,以便让更多的国内外同行了解和认识他们。
湖南省煤田地质局对这次会议给予了高度重视,局长林中湘亲自带领相关单位的领导前来参加。他告诉记者,参加这样的国际性会议,对开拓地勘单位视野、掌握国际矿业形势尤其是全球的地质勘查领域的新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该局是湖南省页岩气勘探研究的主要单位,也是“气化湖南”的“排头兵”。林中湘说,国际上尤其是美国对页岩气炒得很热,发展也很快,但中国特别是湖南地质条件复杂,必须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基础调查工作,掌握翔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当前,湖南页岩气开发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一是机械装备和核心技术还不过关,造成页岩气成本高,不利于产业化发展;二是地质基础资料没有完全掌握,需进一步加强地质勘查工作;三是国家与地方还缺乏有效衔接,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包括管网建设尚没有有机结合,必须整合央企的资金、国外的技术、科研单位的理论研究、地勘单位的人才等各方面的优势,不能简单一味地引进设备和技术。
“参加这样的大会,尤其是聆听了有关页岩气方面的论坛,对掌握全球页岩气的发展状况、了解最新的技术、更好地开发利用页岩气很有借鉴意义,也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信息。”林中湘表示。
实际上,跟林中湘一样,许多与会的地勘单位都是抱着这一想法而来。陈俊杰说,“参加这样的大会,为国有地勘单位‘走出去’、寻找合作伙伴、实现共赢发展提供了宽阔的平台。在上届的大会上,湖南省地勘单位达成意向和协议21项,本届可能比上届的还要多。”
[1] [2]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