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地质勘查形势的分析与展望

——地质勘查的“拐点”真的来临了吗?

2013年11月03日 9:47 1090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形势不容乐观    “拐点”可能出现
  今年上半年,国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外需不足的情况依然存在。而国内经济增速下降,内需增长成效尚不明显,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经济形势低迷、不明朗带来的需求减弱反映到矿产品市场上,主要矿产品价格一路走低,煤炭、铁矿石、有色金属都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弱势行情,价格下跌;黄金价格更是在上半年暴跌26.12%,连带贵金属全线下挫,风光不再。
  矿产品价格下降传导到地质勘查领域,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社会资金热情减弱、投入减少。当前矿产品市场普遍低迷,加重了社会资金的观望情绪。
  中央财政资金几乎不受价格因素影响,从目前情况看,今年中央财政对地质勘查工作的投入额度将与去年大体持平,只是在专业类别上有所调整。地方财政对价格因素远没有社会资金敏感,投入减少最主要原因是2012年大部分省份两权价款收入下降,导致省级地勘基金规模缩水。今年上半年,河南、甘肃、青海、山东、辽宁等几个矿业大省没有批复下达省级项目。此外,经济结构调整也对地方财政投入地勘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特别是在项目选择上比以往更加慎重。
  总体上看,今年全国地质勘查投资将结束连续增长的势头,出现十几年来的首次下降,但全年投资下降幅度应不超过20%。如果下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好转,主要矿产品价格走高,下半年及明年的投资会有所增加,地质勘查形势会出现好转;反之,如果经济形势恶化,矿产品市场持续低迷,今年则有可能成为地质勘查投资的“拐点”,地质勘查工作或将进入下行周期。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3年三季度国土资源管理形势分析与展望》报告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有效勘查许可证存量33176个,总量减少的趋势已经趋缓,环比浮动变化率低。探矿权数量趋于稳定,一方面反映出我国探矿权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得到完善,另一方面说明3.3万个探矿权是我国当前勘查形势下探矿权市场的饱和数量。
  报告还指出,全球勘查活动指数继续走低,8月份跌落历史第二水平。根据地质勘查工作季度性规律,预计今年下半年勘查投入比上半年略有增加,但全年投入很难超过2012年。报告建议,针对当前矿业形势下行的现状,应鼓励有勘查积极性的矿业企业进入勘查领域,在整装勘查遴选上,要注意调动社会资金投入和矿业权人的积极性。
  实际上,国土资源部已认识到了这一点。据了解,国土资源部目前正以此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契机,转变管理方式,减少和优化管理环节,强化地方政府责任,释放各市场主体特别是企业的潜能与活力,加快整装勘查区组织实施力度。同时,主动服务,充分发挥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引领作用。随着地质工作的不断深入,矿产勘查逐渐集中到深部和复杂地区,找矿难度加大、风险提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矿产勘查投资。通过公益性地质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料和科技服务,可有效降低找矿风险,带动后续勘查。近期主要是加强整装勘查区和老矿山找矿的支持,通过财政资金安排综合研究项目,开展资料分析、大比例尺成矿预测和技术方法适用性研究,为矿业权人开展矿产勘查降低风险。此外,还要加强督促引导,加快投放一批探矿权。近期,内蒙古、黑龙江、广东、西藏、青海等省区正在加快矿业权投放。国土资源部还将督促那些已经完成探矿权设置方案审查并批复的其他省份,按照今年的计划,尽快完成探矿权投放工作。并加强合同管理,约定探矿权人的权利和责任,加强监管,确保合同执行到位。
  我们相信,在国家“调结构、稳增长”利好政策和目前我国经济逐步回升的大势下,在国土资源部的统筹安排下,在中央财政资金的有力支撑下,我国的矿产勘查形势肯定会冲出地质勘查总体投入降低的“重围”,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 [2] [3]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