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国际消息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3年10月31日 10:55 2221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重点新闻
◆全球汇市:
美联储利率决议维持购债规模不变,并未出乎市场预料,不过利率决议后的市场走势并未体现出对美元的打压,反而是非美货币快速下行,虽然在尾盘时非美货币修正跌势,不过走势依然较弱。
市场走势并未按照对美联储利率决议的常规反应而做出应对,按正常来说,美联储维持购债规模不变,应该带动非美货币上涨,就像上次利率决议一样,不过历史并不会一成不变的重复,同样的利率决议,但随后的走势大相径庭。当然,今日的走势可以理解为“买入消息,卖出事实”的结果,上次利率决议,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会缩减购债规模,然而美联储维持规模不变,大大出乎市场预料,带动非美货币上涨,而本次则不然,市场早就普遍预期美联储不会缩减购债规模,而非美货币在这一预期的带动下已经出现了一轮上涨,因此,在利好落实之后,非美货币反而出现了回落。不过这一回落究竟是新一轮趋势的开始,还是仅仅是目前走势中的修正,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
回到美联储的利率决议上,尽管美联储并未缩减购债规模,不过在对于美国经济的预期上,并未像市场预期的那么悲观,用有美联储喉舌之称的Hilsenrath的话说,美联储依然认为金融环境正在加强,缩减购债规模依然在12月利率决议的讨论范围以内。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任期将在明年1月结束,不知他能否在任期结束前启动缩减的闸门,超级宽松贯穿他的整个任期,但不知是否会以他的退出而结束。
不过无论如何,对于“敬畏市场”还是“敬畏美联储”这个命题,每个人应该有自己的答案。
◆南非:
兰特兑美元持稳,政府公债下跌
南非兰特兑美元周三持稳,投资者在美联储公布政策声明前仍保持谨慎。
1530(格林尼治时间),兰特兑美元报9.8820兰特,与周二纽约收盘价几乎持平。
兰特盘中低见9.9085,但周二以来一直陷于窄幅区间交投。
BidvestBank外汇交易员IondeVleeschauwer称,“兰特陷入区间交投。美元仍是主要影响,因为我们今晚将从美联储那里得到指引。”
周四南非将公布9月生产者物价指数和贸易数据,但美联储的政策声明仍将是兰特的主要推动力。
政府公债上涨,2026年到期指标公债收益率下跌2个基点,报7.91%。2015年到期公债收益率下跌11个基点,报5.78%。
◆人民币:
人民币早盘连续第四日走疲,三中全会前横盘机率大
*人民币即期早盘续跌,为连续第四日走弱
*美元走强带动中间价跌至近两周新低
*短期料在6.09附近横盘
*十八届三中全会前维稳行情主导
路透上海10月30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周三早盘连续第四日呈现疲态,因美元走强带动中间价创近两周新低。交易员称,大行购汇汹涌削弱人民币强势升值预期,人民币汇率10月中旬以来的强势升值或暂告中止。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市场对政策面维稳的预期升温,预计人民币即期汇率将横盘在6.09附近震荡
一外资银行交易员称,早盘即期汇率有所企稳,结购汇相对均衡,总规模较昨日略减,大行买盘在市场上并不显着。截至12:33即期汇市成交额亦达到57亿美元,较昨日同期的90亿美元下降明显。
“人民币即期汇率连续升值已经告一段落,中共十八大前的走势将横盘在6.08-6.095附近,缓解市场强烈升值的预期。”一中资银行交易员称。
北京时间12:34,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报6.0922元,上日收报6.0902元。受国际美元指数连续上涨带动,今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连续第三天走弱,为6.1412元。
交易员并称,本周人民币即期汇率连续微跌,与美元指数连续走高亦有一定关系,有顺势而为之意。而本周人民币即期汇率成交量放大,疑似央行的买盘有较大作用。本周日均约300亿美元的成交量来看,较前期的150亿元,几近翻番。
“假设其中有80亿美元是来自监管层的购汇行为,连续三天也将达到吐出基础货币1,000亿人民币的规模,这是会改善境内市场流动性的。”一城商行交易员称。
全球汇市方面,美元兑一篮子主要货币周三触及一周高点,因在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政策会议结果公布前,投资人进一步削减空头部位。FRX/CN
海外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NDF)市场上,美元/人民币一年期品种最新报在6.1545/65,上日尾盘为6.1530。
北京时间12:37,离岸市场另一主要交易品种--香港的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最新报在6.0807/37元,上一交易日尾盘报6.0799元。
中国央行2010年6月19日重启汇率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2012年4月16日起,央行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日内波幅限制倍增至1%;而外汇市场交易机构随后亦首次获准卖空美元。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