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抢占航空制造业的制高点
2013年10月31日 9:24 957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曹院士说,我国大型客机制造的三大关键技术之一就是材料,大量使用复合材料和钛合金,飞机本身重量会减轻,有利于减少油耗。他说,飞机上已经越来越多的采用复合材料和钛合金,比如在波音787上复合材料的质量占50%,钛合金质量占15%。当初,空客的双发远程宽体客机A350复合材料只用了37%,钛合金只用了9%。但是飞机的订单少,竞争不过波音787,后来决定重新设计,改变设计后空客350在复合材料的使用上达到53%,比787还要多一些,钛合金用量则增至14%。我国航空材料技术与国际顶尖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包括应用水平、材料基础、制造工艺、设计方法等方面。大飞机的立项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应该抓住这个机遇,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据悉,国际上复合材料做得最好的是日本和美国。在复合材料方面国外主要封锁的是核心技术,产品相对是开放的,我们可以买到成品结构件,但是核心技术是买不到的。
复合材料使用到机身上,需要采用自动铺放设备:自动铺丝设备和自动铺带设备。自动铺丝设备属于技术尖端,从国外买不到,需要自身努力研发。聆听曹院士的介绍,中国航空工业在取得瞩目成绩的基础上任重道远,需要努力抢占航空制造业发展的制高点。比如高端航空钛材的研制都需要靠自力更生,只有独立自主,掌握核心技术才是超越自我,早日成为世界钛强国的基石。与国外材料技术上的差距,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航空工业带动的有色、黑色金属工业掌握核心技术的潜力巨大,映射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亮点”正在各类企业开花结果。遵义钛业以良好的内在质量正在从研制高纯钛等方面与航空级用钛接轨,并取得了国务院02专项中高纯钛研制的阶段性成果。宝钛集团作为一家老牌钛加工企业,其产品已经在航空工业上享有美誉。后起之秀的西部超导在一些高端钛材研制上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西南铝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增砖添瓦。沈兴实业用一根细细的钛丝凝聚智慧的潜能,为航空工业作贡献。记者在9月末第十五届北京国际航空展上获悉,目前我国自主研制的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和C919大型客机项目稳步发展,4架ARJ21—700试飞飞机累计已安全飞行2000多架次、4000多个小时,C919大型客机项目正进入工程发展的攻坚阶段。
“航空材料的研发不仅需要航空系统,更需要靠冶金系统等搞材料的单位共同参与,就更要靠全国了。”这喻示着大飞机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高端制造业带来了发展的大方向,为有色金属企业拓展了发展的空间,为研制高端有色金属材料带来了契机,只要我们努力抢占高端制造业的制高点,举全国之力,中国就一定能推动航空发展,造福人类社会。
[1] [2]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