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应给地勘单位矿权、资金、成果
2013年10月29日 13:24 4794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重点新闻
“充分发挥国有地勘单位找矿主力军作用,扶持地勘单位企业化,国家应给予政策:给矿权、给找矿资金、给找矿成果。这是国家对自己建立的队伍实现企业化应有的责任。” 中国地质科学院陈毓川院士在10月26日召开的第175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上直言。
此次论坛主题是“中国矿产资源形势与对策”。与会院士专家、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的领导以及行业和一线地勘单位、矿山企业的代表围绕矿产资源供需形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形势、矿业现代化、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机制以及矿业政策等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当前找矿形势好,是地勘工作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正常发展,并形成地勘工作新体制、运行新机制的历史时期。如何保持与发展地质找矿工作好势头?陈毓川院士认为,应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动态地质工作新体制。国家既可投资公益性地质工作,也可投资商业性地质工作,这取决于国家对资源的需求程度、矿业市场发育程度、国有地勘队伍企业化改革的程度。在我国矿业市场初建阶段及国有地勘单位未实现企业化时期,国家仍需出资进行市场一时难以承担的矿产勘查工作。国家出资的矿产勘查项目由国有地勘单位承担,勘查成果归地勘单位并作为国家授予的企业化国家资本金。应将中央地勘基金改变为中央地勘风险基金,在风险找矿阶段,国家出资承担风险,矿权归找矿单位,找到矿后找矿单位返还全部或部分勘查资金。应充分调动找矿单位积极性,风险找矿阶段国家不与找矿单位争利。应恢复初始探矿权先申请登记的办法。企业在矿权范围内自行出资找到的资源储量,政府不收价款,支持鼓励企业多找矿。
陈毓川院士建议,在地勘单位企业化前,国家应给地勘队伍配置必要的探矿权,给予探矿的经费,给予探矿获得的成果,使其作为国家为地勘队伍实行企业化的资本金,支持地勘队伍走勘查开发一体化道路。这些政策可作为实施中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部署的一项内容,达到充分发挥找矿主力军积极性的作用,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找矿突破和支持地勘队伍企业化体制改革。在2020年前,实现找矿突破与地勘队伍企业化改革的双赢目标。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