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发展评论:如何更好利用矿产资源

2013年10月26日 14:14 514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Sidwaya1016日报道,非洲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卡洛斯-洛佩兹建议非洲国家认真商签矿产合同,以求更好从矿产资源中获益,找到非洲大陆发展之路。

历史上,非洲的经济政策深深打上了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开采及管理(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的烙印。在从事资源开采及贸易近500年后,非洲大陆仍有不少尚未开发的世界级矿产。非洲资源储量丰富,包括占全球产量四分之三的铂以及占全球产量一半的钻石和铬,还拥有世界五分之一的金和铀。非洲生产的石油和天然气越来越多,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成为油气生产国。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些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并没有被非洲深加工或供自身使用,它们多是作为原材料被出口满足其他地区市场需求和发展。非洲往往被视作资源供应者而非价格制定者,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边缘化。为什么非洲还继续热衷于这种低加工、低附加值、低就业的自然资源采掘业呢?过去十年,原材料价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和矿业公司获得的巨额利润相比,非洲地区从中获益很少。2010年世界前四十强矿业公司平均净利润增长156%,而政府征收部分仅增长60%,其中主要流入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上述两国愿意同非洲分享矿业发展经验。事实上,因大幅度对矿业公司减免税收,大多数非洲国家矿业税收增长远远达不到上述数字。换个角度看,上述矿业公司在2010年利润高达1100亿美元,相当于所有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商品出口的总和。可以公平地说,以自然资源开采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给资源供应者造成严重损失。结论是,现在的这种以资源换发展的经济模式不利于建立公平和加速发展。最终由非盟、非洲经济委员会、世界银行和其他联合国组织共同制定的非洲矿业愿景在2009年被非盟国家首脑们采纳,主要提倡“作为持续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基础的矿产资源开采透明化、公平化、最优化”。

懂得合同谈判。

非洲矿业愿景认为非洲矿产资源开采应以满足非洲社会和经济需求为目的。为实现这一愿景,非洲应重视并解决那些继续影响自然资源管理的基本问题。

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合同谈判时政府取得最优价格的能力,其手段主要是通过审计、跟踪和制度的完善。刚果(金)政府委员会对2006年前十年已签署的61个矿业合同进行检查,结果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于是刚政府要求其中39个重新谈判,取消剩余22个。赞比亚政府借助于国际市场铜价飙升,经过几年对赞境内大型合资企业优惠政策后,成功将矿业企业税收提高25%30%,并引入暴利税,以上为赞政府额外增收4.15亿美元。

为增加矿业收入,不少非洲国家采取的类似取消或检查矿产合同的措施,特别是几内亚、赞比亚、坦桑尼亚、利比里亚和尼日利亚。未来,这一趋势将扩展到其他非洲国家,尤其是当这些国家和民间组织认为自身从资源中获利过少时。另外,非洲制止自身在国际贸易谈判中日益边缘化的趋势是势在必行。

国际社会设置的阻碍非洲原材料附加值增加的不平等条款在新兴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和远东国家对矿物需求迅速增加的背景下应重新修改。另一方面,从地质学角度看,非洲仍是“神秘大陆”,拥有多种丰富的尚未开采的自然资源。截止目前,地质勘探远未覆盖非洲大陆全境,非洲资源潜力的面具还未被完全揭开。非洲政府没有能力对自身资源进行探查,只好允许外资公司进入矿产领域特别是石油天然气领域。自身资源数据的缺失严重影响了非洲谈判能力。新技术的涌现促使非洲大陆更好地了解自身资源量,但却又要面临被融资问题。

非洲应为资源开采作长期规划。为达到将矿业开采造福非洲人民的目的,应鼓励当地企业家和公司运用新技术和服务,建立牢固的上游和下游产业链。为此,非洲应集中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勘探和人力资源领域。这些都是其他地区已经完成的,非洲也应效仿。

总之,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上帝赐给非洲的财富而非灾难,在国际市场对资源需求持续强势的背景下,自然资源可以也终将会成为非洲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要做到这一点,一些类似非洲矿业愿景的框架应被制定并在国家和地区范围内实行。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