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国际消息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3年10月24日 11:27 2573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重点新闻
■亚洲经济:
◆日本:
自去年12月份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Abe)上台以来,日圆和日本国债收益率均出现下跌,主要因日本政府和日本央行(BankofJapan)都强力介入了日本的货币政策框架。
不过,由于日本央行目前购买日本国债的速度已超过政府的国债发行速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简称IMF)警告称,安倍晋三想通过货币政策重振经济的计划将会碰壁,除非实施更多根本性改革措施来替代货币政策。
IMF发布的一份工作文件显示,若不推出大力度的增长和财政改革措施,仅凭日本央行可能难以维持长期的稳定增长;只靠货币政策无法抵御当前政策下可能不断上升的财政风险溢价。
虽然公共支出和私人消费成为日本近期强劲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的关键推动因素,但反映经济根本推动因素的经济数据却是另一番景象。最近几年,日本的工业产值和机械订单均未能实现大幅增长,而且日本已连续15个月出现商品贸易逆差。
IMF一直呼吁日本通过彻底的、由市场推动的改革来激活长期停滞的国内经济。IMF在与日本进行的年度讨论中提出的建议包括解除对农业的管制、鼓励外商投资、增强劳动力流动性以及放宽移民规定。
安倍晋三已经承诺进行大胆改革,并将改革称为“安倍经济学”(Abenomics)的“第三只箭”。前两只箭分别为货币宽松措施与财政刺激政策。但是迄今为止,公布的计划被认为与IMF和商界的提议相差很大。
IMF的报告警告称,结构性改革难以全面推进将令日本经济增速放缓,并需要采取进一步的财政刺激措施以弥补产出缺口并提振短期通胀,从而导致目前在发达国家中已处于最差情况的日本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
在政策得不到完全落实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债务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预计将在2030年之前升至310%左右。目前这一比重为240%左右。
与此相比,若改革措施得以成功推行,则可以提振经济增速、减少财政支出的需要,并使得中期内债务占GDP比重维持在250%左右水平。
IMF表示,若安倍经济学得以成功落实,则将对长期利率持稳于低位,并基本保持与名义GDP增速水平相当具有重要意义。
◆新加坡:
新加坡统计局周三(10月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新加坡9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率增长1.6%,升幅高于市场预期的1.85%。
新加坡9月季调后CPI月率上升0.1%,此前8月为上升0.8%。
数据并显示,新加坡9月核心CPI年率增长1.7%,增幅也低于预期的1.8%。
新加坡金管局(MAS)重申,未来几季新加坡核心通胀率料上升。
金管局称,2013年整体通胀率料在2.5%-3%之间,2014年料介于2%-3%。
[1] [2] [3][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